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2/2)
操,说漏嘴了,陈逸枫心想,不过既然已经说出来了,就更无所谓了。
“当然,并不是说不需要创意,但是我觉得...扣篮是否精彩,关键还是在动作方面,腾空的高度,舒展性,完成度等等。”
“可以追求动作上的创意,而不是篮球之外的东西,否则在若干年以后...扣篮大赛或许就从全明星赛消失了!”
跟大多数记者一样,约翰·贝克也比较认同陈逸枫的这一番话,扣篮大赛又不是小丑大赛!
接着,陈逸枫又提到了全明星正赛,称其表演性质过浓,对抗性不足等,对球迷的吸引力大降。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客观因素,比如球员怕受伤、奖金不够吸引等等。
最后,陈逸枫话音一转,开始忽悠道:“既然制定了游戏规则,那就应该遵守,但是我们可以将规则设定得相对合理一些。”
前世2017年之后的全明星投票规则就不错,球迷的投票权重下降到50%,但仍然占比第一,媒体跟球员仅各占25%而已。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每一个球员都有被投票权,这一点也是诱发前世“扎扎”事件的直接原因。
既然是好的东西,陈逸枫认为有必要提前让它出现。
想了想,陈逸枫说道:“为了避免恶意刷票行为,参选全明星的球员还是由球队筛选产生,但可以让媒体与现役球员参与到投票过程。”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台下记者纷纷举手抢着提问。
陈逸枫笑了笑,说道:“不用举手了,我统一回答。”
将投票规则阐述了一遍,此外,陈逸枫还提议提高奖励,直接搬出了前世的说辞。
比如,获胜队奖励10万美元,输球方只有2.5万美元。
过去,赢球方每位球员将获得5万美元奖金,输球方每人的奖金只有赢球方的一半,也就是2.5万美元。
这份奖金与球员自身的合同奖励项无关,由nba联盟直接发给球员个人。
而在新规则下,赢球获得的奖金是输球方的四倍,可以激励球员们在全明星赛上努力争胜,借以提升比赛的竞争性。
然后,陈逸枫抛出了取消东西部对抗的规则。
24位全明星球员全部选出后,不再按照东部和西部分为东西两队,而是由东西部各自获得球迷投票最多的两位球员担任队长。
两位队长在其他入选全明星的球员中,任意挑选球员组建各自的球队,不再受东西部的限制。
陈逸枫继续忽悠道:“谁最先被选中,谁最后被选中,这中间显然有很多看点,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直播两位队长的选人过程。”
还可以这样玩的吗?不过...好像...似乎很有趣啊,记者们两眼放光心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