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东厂与杨家的恩怨(2/2)
“父亲,那个时候三杨已老,加上当今皇帝力保王公公,也或许当时三杨认为他们已经能够将王公公完全压制住,因此这才没有将王厂公斩草除根,谁知在正统五年,东杨杨荣病逝,正统七年,太皇太后也突然病逝,这样一来王公公便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可以制衡他的人,因此就在这一年,东厂又重新崛起,并且在朝堂中,完全压制住了杨士奇与杨溥,父亲,你可还记得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苏青枫侃侃而谈道。
苏伯庸惊讶的看着他的这个儿子,问道:“青枫,你是不是早就预谋要对付杨趣了?”
苏青枫点头道:“是的父亲,儿子之前在与杨趣的接触中,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因此这段时日以来,儿子便一直在研究杨趣以及他身后的杨家。”
苏伯庸点了点头,转念问道:“那么在正统七年,发生了什么事?”
苏青枫道:“正统七年,江西泰和县民奏杨稷豪横不法百余事,所涉人员竟然达到了千余人,据说当时杨稷依仗其父的势力,横行乡野,掘他人祖坟,多养无赖子为奴,强夺良民家田地子女,擅抽分商货,屡杀同乡无罪人,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最终在正统九年九月死于锦衣卫狱中,据说当年举报杨稷的人便是东厂暗中派人指使的,而最后杨稷不明不白的死在锦衣卫的昭狱之中,也有东厂的影子!”
“青枫你是说,东厂与杨士奇有杀子之仇?”苏伯庸眼神一亮,问道。
苏青枫道:“是的父亲,东厂与杨士奇结下的仇还不止如此,据说当年杨稷犯事之后,咱们的这位当朝首辅曾经拿着仁宗皇帝所赐的免死金牌恳求当今皇帝饶杨稷一命,谁知还是晚了一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杨士奇遭受到了某些官员的弹劾,指责他不能教子齐家,何以服人事?最后咱们的这位正统皇帝赐下玺书曰:“卿历事祖宗,实惟简在,暨服朕继统,启沃弼赞,厥劳尤多,卿子既乖家训、干国纪,朕不敢私,卿其以礼自处,以副倚昆。”至此,这位在内阁中呆了四十三年的阁老感泣积忧,最终以其私而败,致使身后蒙诟,据说这一切的背后,都与东厂脱不了干系。”
“原来如此,怪不得以杨士奇一生之政绩,只得了一个文贞的谥号,看来果然人无完人,这么说杨道这个尚宝丞,也不过是个荫封的官了?可就算是荫封的官,也不是我们能够对抗的。”苏伯庸说道。
苏青枫笑道:“爹,你怎么忘记了,杨士奇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对头却还没有死,因为咱们的这位正统皇帝已经杀掉杨士奇的一个儿子了,所以杨道在当今皇帝的羽翼庇护下这才没有被王厂公弄死,可是这杨趣身为杨士奇的孙子,加上又身在金陵城,父亲你说如果杨趣有了什么意外---”
苏伯庸哈哈大笑,说道:“青枫,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说只要将杨趣依仗其父的势力在金陵城作威作福的事情告诉东厂,那么杨稷之事必能再次重演?”
苏青枫摇摇头,说道:“父亲,杨稷横行乡里那是却有其事,可是杨趣在金陵城的这些流言却是杜撰出来的,而且杨趣的手上也没有人命官司,恐怕通过正当的手段是除不掉他的,但是父亲难道忘了,东厂想要杀人,何需光明正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