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王首徒的过去(五)(2/2)
一是这群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是现存规则的受益者,门派当中也是这群人掌握着话语权。
二是长时间的萧规曹随已经扼杀掉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思维逐渐变得僵化死板。
小范围的改良他们可以接受,但是大规模的改革绝对会早到严厉的打击,这无关乎对错,这是立场问题。
身为既得利益者的他们就要维护现存规则,否则他们的利益就会减少,这就是他们的立场,不容得丝毫辩驳。
至于为什么不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变动,做时代的弄潮儿?
这么大的魄力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人数少了才叫弄潮儿,人数多了那叫先遣部队。
前者能趁着时代的潮流扶摇直上,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就能更进一步。
后者则是跟随着少数人前行,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需要耗费大量的谋划,更进一步的可能更是渺小。
这两者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类似开荒者的弄潮儿,他们的机遇有很多,随随便便拿起一个就能保底。
而人数众多的先遣部队则不同,他们人数相对较多,得到的机遇也不是很好,大多都是弄潮儿挑剩下的,以及一些未知的机遇,保底变得艰难起来。
这些被挑剩下的机遇要么危险与收益不符,要么需要大量的时间,反正不是什么好选择,否则不可能被剩下。
至于未知则是不确定,因为没有人考察过,那你就是开荒者,危险程度要高很多,收益则是看各自的运气。
这种开荒和弄潮儿不一样,他们是有气运加身的,安全性虽然低,但比这群探索未知机遇的人要好很多。
当然,弄潮儿的人选不是固定的,这其中有人会死去,有人会沉寂,有人会赶超,他们身上的气运也随时都在变动。
而且时代潮流的变动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时间点,这当中弯道超车是存在的,不过那需要更大的努力和运气。
如果你想要成为弄潮儿,这不仅需要大魄力,也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能力,其中的危险性也很大,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只有那么的一小撮人会追逐时代的潮流,绝大多数人不会去追求时代潮流,他们只想做跟着弄潮儿捡漏的先遣部队,安全有保障,收益也有保障。
所以现实当中,中立派的人数是最多的,他们的立场也是最不坚定的,随时都能在改革派和保守派当中来回转变。
保守派则是这种丧失了斗志的老家伙,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度过每一天,他们的立场比中立派坚定多了,不过在大势所趋的时候也会变动。
改革派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派系里的核心力量,他们是狂热的,立场也是最为坚定的,哪怕螳臂当车他们也会刚烈地死去,不会转变立场。
这种人是派系的精神领袖,他们无畏无惧,也不会因为小事而放弃自己心中的事业,他们往往形成一种头领的作用。
第二种就是为了利益参加的改革派,这种人立场很不坚定,属于有奶就是娘,随时都能转变立场。
但是在大势所趋的时候,他们会竭尽所能地推动改革,以此来达到各自的目的,获取预期的收益。
第三种就是数目最为庞大的群体,他们没有什么利益诉求,也没有精神指导,只是单纯地随大流。
……
具体到门派当中,这群年轻修士几乎都是改革派的,他们见证过因落后的门派制度而导致惨烈损失的血战,这是他们改革的动力源泉。
他们也见证过华国的崛起,美好新时代的来临,这种先进制度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这是他们改革的手段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