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许多人与事(1/2)
即便是兄弟之间,除了情义也存在交易,不要总看那些虚伪的兄弟情,为大哥下刀山火海,那也是他在大哥那里得到过利益,这些利益又足够让他做出这些事情。
宋亦路从来不信人一见面就能惺惺相惜,他好像没有做过那样的事情,对方的脾气秉性性格你什么都不知道,相惜什么呢?只有真正相处,了解对方,你才能做出判断,尤其是你要与对方做过事情,才能真正体会一个人。
宋亦路不断淘汰一些人,像刚进入大学的同屋,刘央与张衍被淘汰,杜磊始终进入不了他的核心圈。他与表演系很多人关系也不错,他们属于另一个圈子,同样也进不了宋亦路的核心圈。
友情斋一帮人,不说大家都是利益的产物,其实也差不太多。
宋亦路的核心圈只有段子平、洪岩、王若望与荣德琴,其余人分属不同的朋友圈,与核心圈还是有一定差距。
段子平、洪岩、王若望等于陪宋亦路走过了他穿越之后的那段时间,荣德琴是后加入,她却对他有依赖感,宋亦路能觉察到,但她只能在核心圈的最后。
但这种依赖感并不可靠,在足够的利益面前还会出现问题,荣德琴并不像段子平等人,他们的利益几乎是一致的,抛开宋亦路,他们什么都不是,而且有些人经过上一世的考验。
不是说他们不能因为利益出卖宋亦路,而是要有多大的利益才能出卖呢?
洪岩加上储存的地块已经有差不多百亿资产,段子平虽然没那么多,这些年不断经营自己的产业也有几十亿的资金,你说有多大的利益能打动他们,还要承受宋亦路与宋家的报复。
王若望真正进入核心圈还是沈茜婉出事之后,他们那次喝酒,王若望喝多了,宋亦路把他送回院房,这算是有了共同的事情,不然宋亦路也不会把他纳入核心圈。
在宋亦路眼里,王若望更像是个儿子。王若望在一段时间还不断学习宋亦路的行为,他有自己的主见,但在关键地选择上还要依靠宋亦路的意见,这个人欲望又不是很大,一般的利益也很难要挟他。
段子平在宋亦路眼里就是谈判专家与情报人员,宋亦路会让他去调查一些事情,但这些事如何处理,段子平只知道结果,不知道内幕的具体过程。
洪岩是打手,他负责给宋亦路做那些脏活累活,包括杀掉的几个人,都是洪岩找人出得手。
荣德琴则算是合作伙伴,起码去年的金融危机,是他找宋亦清与荣德琴借的鸡,自己在国外下得蛋。
付刚工作室,宋亦路用利益与友情把诸位股东拴在一起,他不需要这个利益团体有太多的声音,所以主要控股的是他与段子平,股东只能在公司内部得到股权,一旦离开,股权全部收回。
他会给其他股东创造良好的条件,那帮人离开付刚工作室也不见得比在这里拿到得多,那又何必自己操劳去经营自己的公司呢。
人员的选择上,他们受到宋亦路的影响,付刚工作室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抛头露面,能安心地研究表演与艺术,这对他们的成长有莫大的好处。
现在宋亦路基本不会管付刚工作室的事情,他偶尔也会给关系比较好的人打电话,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不会一直听段子平说,有时候也敲打一下段子平,但不会对他做出出格的举动。
通勒投资公司现在是个大公司,下属有很多企业,有专门控制股权的公司,有专门经营资源的公司,这都由窦丛海进行管理。宋亦路抓住窦丛海的特点,守成有余,进攻性不足。
他也不需要窦丛海进攻,每次都是他在选择进攻的方向,窦丛海执行就可以了。
通勒投资公司也从最初的小公司,先炒股开始积累资金,到996年第一次金融危机展露头角,再到1001年联合几家掀起金融危机,不排除宋亦路以后会单独发动金融危机,手下这帮人都算是很有经验的人才了。
宋亦路当然不可能只依靠通勒投资公司这帮人,于是他在魔都大学建立了经济研究院,有些问题还要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虽然那些专业人士经常不靠谱,那是他们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