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成了(1/2)
灯光亮起。
和瑞秋一样,很多人被这其中的大小反转惊到了,少数人已经快速推理起逻辑还有时间线了。
章紫衣看了一下导演,对方点点头,于是她站起来鼓掌。
观影的人也缓了过来,开始跟着鼓掌。
“好!”
“精彩!”
国内的媒体还是按照国内的习惯,不止鼓掌,还要有喝彩。
只有线人在人群中脸色有点难看。
...
成了!
王建国心中无限激动,为了这一刻他等了太久。
搞成这样不符合国内恐怖电影审美,就是冒着不符合国内受众胃口的风险。
好在终于至少在放映之后得到了认可。
主创们要上台发言了。
“谢谢,谢谢大家。”
他边走边边鞠躬,甚至有点想哭:从自己做决定要拍一部遵循自己想法的片子起,很多时候就处在焦虑中。
拍的时候很爽,拍完了就整天担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担心花艺的态度,担心影评人记者的态度。
甚至后来还叫人回来补拍之类,就是为了电影更好。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同样的。
左晓心里的感受不比他少,竟然真的成了。
她不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真如导演所想,能在欧美受众那里吸引到一批目光。但她看完成片,觉得自己已经做到最好了,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表演得最好,剪辑得最好,什么都最好。
不敢说能火,但肯定以后也有机会再次拍电影了。
其实不止他们,芳姐在想自己果然是赌对了,李岳在想我拍的真好...
叶青在想什么呢?
没人知道,他在台上默默鼓掌当背景。
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生难得的时刻,但确实叶青已经经历过太多次众人瞩目了。
...
等到主创们都走上台,掌声仍在继续。
毕竟多数都是国内媒体,又有名导名演员撑场,又有不错的剧情。
但章紫衣也不想太浮夸,等众人站稳鞠躬完,要发言的时候,停下了掌声。
大花就是大花。
王佳卫早停了,加上她一停,说实话媒体也不可能感叹那么长时间,所以也停下了掌声。
最后停下的却是影评人,一篇篇报道已经在脑海里成型。
线人当然不可能这时候溜了,这就太显眼了,周边的其他人还激动着呢。
王导的时间。
他等了这一刻太久,甚至于说到后面在台上痛哭流泪。
左晓也一样,但是她为了维持自己的人设,叶青只是看见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对于王导来说,算是赌上一切吧。
对于左晓来说,算是一生重大的转折点,为数不多的机会吧,她抓住了。
叶青此时心里其实是很平静的,他没想到粗剪过后经历了这么多改变。
如果在叶青在他心里以前同一类型的国产,按等级评分能到7,现在能到8分以上。
有希望啊,虽然感觉多半还是没戏的。
除非你搞到像《心迷宫》那样复杂的诺兰范儿的国产电影,不然还是悬。
但也说不定,毕竟咱们关注度高,说不定影评人见惯了国内的影片,会给个惊喜呢?
他们这几天分头看了各个有可能的竞争对手,现在再看来,至少在叶青看来。
有一个《火箭》是最大的对手。
魔幻现实主义,小男孩小女孩,来自老挝,朴实又原始,结尾同样达到高潮。
本来他还担心各种,但现在看起来其他对手都弱了点,不错。
...
记者终于等到提问叶青。
职业修养还是要有,回去虽然可以发吹捧国内良性电影的报道了,但能访到叶青关注量会更大。
“叶青对你这次表现怎么看?我反正很吃惊,没别的意思,这是你第一次演的作品吧?”
看电影的人都能提问,谁拿到话筒就是。
没有提到其他人,吹捧其他人,也不是自己公司的,看来这是一个国内自由或者中立影评人看来。
“难道大家觉得我啥也演不了么?”
叶青先开了个玩笑。
其实很重要,国内暗暗的声音就是他什么都演不了,古剑注定大烂片。
这个时候还没有流量即是原罪的说法,甚至连流量都是叶青带起来的,但已经有人想批判叶青演技了。
只是他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也没上映,其他人想批评也找不到借口,所以现在尽量堵住他们的嘴。
“开个玩笑,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也觉得自己还有进步空间。这次也多亏各位的努力,谢谢大家,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叶青把视线带到了主创众人。
王建国心里有点复杂。
“那么请问你以后会和王佳卫导演有合作吗?”
终于有人问出了记者想问却不敢问的问题,看之前觉得是有点可笑,看之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希望。
叶青想要回答,但王导还是给面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