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2)
仙界之外,无尽之海,一座仙山隐匿其中。
没有蓬莱岛的仙气盎然,也没有不周山的气势威凛,苍茫辽阔的云海里雾起云蒸,若不仔细看,无论如何发现不了这无林仙山的踪迹。
在绝大多数的日子里,无林山都是云蒸雾集,外人难以发现,但每月十五之时,月朗风清,无林山便会云雾消散,把其不染一丝凡俗尘世的模样呈现在皎白月华之下。
远看会为其迷惑,近看无林山,却更会为其景态吃惊不已。与其说它是一座山,倒不如说其是一岛。按万物生长之定律,在云雾如此充足,仙气腾绕且不受外界侵扰的的地方,岛上理应草木繁荣,一派生机,但无林山之荒芜却更胜不周山。岛上怪石丛生,沙土遍布,贫瘠不堪,莫说参天大树,就连小草的踪迹也只零星点点。整座山贫瘠不堪,了无生气,如此看来,倒不太难理解为何它会被称为“无林山”了。
站在荒芜得可怕的土地上,铸水恭敬地朝身后右方着一袭绣蓝纹白长袍的男子拱手:“帝君,这便是无林山了。”
帝君并未说话,如寒星般的眸子微眯,眼波流转,似乎思索到了些惑而不解的事,周身泛着凛然的气势,与他少年般稚嫩无辜的面容不太相符。
良久,他薄唇微张:“如此,便劳烦仙君带路了。”-
————
二人在无林山中行走良久,越深入越发觉无林山荒凉,若说无林山边缘仍有星点绿色,这远离仙雾的无林山内部,当真是与那六极蛮荒一般,除了灰霾的天空与无尽的沙土,再无其他。
铸水神色一如既往的淡然,似乎早已对无林山的景象见怪不怪。他身后那人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思忖良久,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仙君可确定,这是前帝后所居仙山么?本君看这仙山,虽土壤先天难受仙气福泽,但总不至于寸草不生至如此地步,仙君可知是何原因?”
铸水道:“回帝君,小仙也是机遇巧合之下发现此山,更是不知得了多少庇佑才得见前帝后仙颜。三万年前六界大乱,前帝君虽使六界归于和平,到底还是身受重创,于忘忧宴后第二日即羽化归尘。听闻那日九天齐恸,仙鹤断羽凤凰哀鸣,帝君将走之时,帝后把自己与术华帝君关于盘龙殿中,而后九天九夜没有出来。再后来,她以术华帝君之名,宣忘忧宴将三百年一举,任酿酒仙官欢伯为往后历届忘忧宴酒翁,之后,六界再无人见过她。所有人皆以为帝后是因悲恸过度,随术华帝君一同去了。没承想帝后却是隐居于此,不问世事。此真乃我仙界大幸啊。这无林山,约莫也是因当年六界大乱,成此模样的吧。”
男子听得入神,抬头看了看周围的景象,脑海中莫名晃过些许零碎的片段,他摇了摇头,又问道:“原来如此。本君与这无林山想是有缘,看它竟生出许多熟悉之意,仙君可否再与本君说说前帝君帝后之事?”
铸水微微一笑:“难得帝君对一件事如此上心,为显诚意而一路走去帝后居所也实属无聊。小仙索性便把小仙听闻的与帝君说说,当消遣罢了,帝君莫要嫌弃小仙口吃不伶俐。”
“仙君说笑了。”
两人并肩走着,身后是荒芜颓废的沙土,一蓝一白,一俊秀一淡雅,竟像是于画中走来。
“听闻术华帝君是寻渊帝君的独子,又受上天庇佑,天赋异禀,一出生便是上仙之身,这在仙界历史中绝无仅有,自然深受宠爱。《仙界轶事录》中记载:“仙界第六代帝君寻渊之子术华,生而为上仙,天赋异禀,心怀天下,善待万物,日后必将福泽苍生”。而术华帝君也将这视为毕生所愿。一切似乎都很美好,六界太平,逍遥自在。直至他于仙界少年之龄时遇到魔界少主隅婳。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隅婳?隅婳…竟不是白堕么?”
“呵呵,非也,非也。小仙曾于偶然间听一上仙说过,术华帝君是先于隅婳相识,而后才在一次朝会时遇见的帝后白堕。唔…那时的白堕也还不是帝后,不过仙界酿房里一个小小的酿官而已。”
“竟是如此?那何以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