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出国(1/2)
李成拿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的煽着。
他在雅阁附近的树下坐着,听着远处传来若隐若现的古筝声,无聊的只想睡觉。
扇子煽不煽都一样,偶尔吹来的风还是挺解热,这不是无聊,手上就想干点啥。
谢师宴结束后,李成本打算回家跟父母说一声去打暑假工,然后跑掉的。
结果,跟父母说了句去打暑假工,却没被放行。
因为老爸李忠打算给他办个升学宴,如果他这个主角跑了,那还算什么?
所以,他才被留在村里,无聊的等成绩出来,还有录取通知书。
其实,李忠去年就想弄个升学宴的,那个时候,李成不是考了个清华嘛。
不过,因为李成还想读高三,于是那次就没弄。
这次,他可不愿放弃了。
对于国内的行情,大家都知道,做好事的时候,都会随礼。
虽然有来有往,但是每家做好事的次数不同,所以有些人就觉得亏了或者怎样的,于是就会找各种理由办酒席。
就比如,李成家买车办了酒席,肯定会有人觉得亏了,他可能会找别的理由弄回来。
李忠也是这个心思,因为肯定会有人办升学宴的,而且别人家的孩子还不止两个,李成要是不办,那不亏了吗!
而且,别人只是上个二本,自己的儿子,那肯定是清华,凭什么自己就不能办?
李忠从来没想过,自己儿子会考不上清华。
所以,李成才会无聊的呆在村里,只有等成绩下来后,老爸办过酒席,他才能去“打暑假工”。
李明去同学那里玩了,他们重点班相对来说学习没那么疯,所以相处的比李成好,于是他去了同学家玩。
黎恒强就有点坑,他估分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只能上三本,于是跑到一个饭店学厨去了,是他老爸找的关系。
对此,李成还幸灾乐祸的嘲笑他几句,叫你丫的老是玩游戏。
对于他,李成并不担心。
重生前,黎恒强学了一个多月,就叫苦不迭死也不去了,于是复读了一年,最终考上了大学。
李成对于黎恒强的生活轨迹,并没做多大的改变,也就不担心他复读后会考不上,所以才幸灾乐祸。
“对了,那个叫李成的,今年考的怎样?”清华大学某系主任找到招生办的人问询。
全国这么多优秀的学子,其实他并不会对哪一个过多关注。
实在是去年他心血来潮,看到有个报考了自己专业的学生没来,以为是哪个学生家里条件不好,没能来读书,于是就去了解了一下。
如果真是家里条件不好,大不了自己资助他一年,然后多给他找些勤工俭学,苦是苦了一点,但是读完大学还是没问题的。
倒不是他钱多烧的,而是最近研究的课题成功了,不但研究资金下来了,还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心情好之下,就打算资助几个条件不好的学生。
结果,这个李成居然跑去复读了(他没考虑到某些高中会让高二的参加高考)。
对于这个结果,他只是摇摇头——年轻人,好胜心就是比较强。
李成这个成绩,读哪个大学不可以,既然选择了复读,应该是对于成绩不满意,所以选择复读,争夺所谓的省状元名头。
原本,他已经忘了,可是,招生的时候,看到手头的名单,有某个省的理科状元,于是想起了李成。
招生办的人查了查,结果脸色很古怪。
这个系主任好奇的过去一看,也是一呆,然后笑道:“这家伙,还真是……不过,还真让他考到了他们省的理科状元啊,就是填志愿的时候粗心了,居然把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反了。”
只见李成的志愿上写着:第一志愿,西江师范大学;第二志愿,清华大学,不服从调剂。
这志愿正常吗?
不正常!
因为高考志愿,通常第一志愿录取了,也就没有第二志愿什么事。
所以,如果高考分数达到了第一志愿的标准,那么第二志愿的学校,通常不会发录取通知书给他。
当然,如果你的成绩很好,那所学校或许出于捡漏的心思,会给你发一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他们也知道,这份录取通知书,很可能会被这个考生丢进垃圾桶。
通常,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三本或者专科院校,他们会给本省的考生寄录取通知书,哪怕对方志愿没有填自己学校。
他们搏的就是万一见鬼了呢。
所以,高考过后,考生通常会收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大多都是听都没听过的学校。
所以李成的志愿才显得不正常。
清华大学能录取的,难道西江师范大学这个二本会录取不上?
好吧,西江师范大学现在已经升为一本了,但是,你能跟清华比?
所以那个系主任才会以为李成粗心填错了志愿。
最终,清华招生办那边,给李成寄来了录取通知书。
毕竟人才难得,不能因为一点意外,错过了。
同样以为李成填错了志愿,还有西江师范大学招生办那里,为此,他们还善意的笑了笑。
不过,哪怕是填错了,这录取通知书还是要发的,就算李成把他们填在了第二志愿,他们也会寄录取通知书,他们也想搏那见鬼的概率。
李成填错了吗?没有!
如果没有系统,李成或许会选择去清华,为了有个好前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