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报到(1/2)
ps:写前一章的时候,忘了新生报到都是延迟或者提前几天,因为要跟高年级的错开,坐车不会太过拥挤。
而且,也方便高年级的老生迎接新生,结果昨天写的时候忘了这茬,但是懒得改了,所以,西江师范大学就换一种设定吧。
正文:早就预感到旅途会比较无聊的李成,买了三副扑克,纠集了李明、李慧、苏云打拖拉机。
本来,李成想叫李功的,可是他说没兴趣,于是,就拉来了苏云。
至于李慧和李明的老爸,则在一边聊天,李功则给他媳妇参考。
李成一直不理解李功,重生前是,重生后也是。
每次一家人无聊打牌,叫他来,他都不来,哪怕嫂子没空,让他先替一会,他都不愿意。
但是,一旦牌局打起来,他又喜欢过来看,还指手画脚叫他媳妇出这出那。
重生前是这样,重生后也是这样。
苏云见李功这么积极,提出让他来,结果他依旧说不来。
拖拉机从小三,一直打到老a,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对于这个长达八个小时的旅途来说,还没过去四分之一。
可是,打了这么久,几人也烦了。
这个时间段出行的人不多,所以车厢还算空旷,李明和李慧的老爸已经找了个没人的三座,躺下睡觉了。
李慧、李明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所以比较兴奋,没有丝毫睡意。
李明提议打报分,赌零食。
见大家都同意,他就开始掏零食,李成除了鸡蛋,还有老妈熊玉莲装的一袋饼干,于是就拿出了饼干。
因为是赌,所以比较提神,打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不想打了。
有个坐在附近的中年人无聊一直看着,玩到一半的时候,跟李成他们搭了几句后也参与了进来。
李明和李慧没想那么多,李成倒偷偷打了量他好一会,最终确定,他就是无聊,才参与进来的,而不是有其他心思。
到了后半程,终于一个个安静了下来,找到空着的两座或者三座躺下睡觉。
抵达昌南的时间是凌晨五点半,一群人出了站台,看着外面一片漆黑,有点无所适从。
在李功的提议下,一群人找了个角落,坐在行李上打盹,睡不着的两个大人,则坐那聊天,顺便看着行李。
好不容易挨到七点多,公交车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举着各大高校迎接新生牌子的学长。
李功问过李成,见李成不用他陪同,就和苏云找到公交车走了,李成则和李明还有李慧分开,跟着西江师范大学的学长走了。
在公交车上等了十来分钟,人坐满了,汽车发车。
昌南的公交车比较便宜,全程只要一块钱,不过作为新生,李成甚至连这一块钱都不用投。
公交车兜兜转转跑了一个钟,终于来到了西江师范大学瑶湖校区,李成全程都看着路过的景色,努力在记忆里找到它们。
李成之前和小丫头还有安泊燕都来过昌南,可是,跟小丫头来的时候,只是在市中心玩了一圈,跟安泊燕来的时候,跑到昌南的北边去玩了,位于昌南东北的瑶湖,则没来过。
时间过去太久了,而且李成重生前读大学的时候,不怎么喜欢往外跑,所以一直到了学校附近,李成才从记忆里找到了它们的影子。
公交车是从学校正大门进来的,西江师范大学的正大门平常都是不开的,也就是一些特殊的时间,比如迎新,又或者有领导视察,才会打开。
而且,学生们也不喜欢从正大门出来,因为正大门门口,只有一排树,其他什么都没有,就连公交车,都是从南大门出来的。
大学通常都会有自己的公交班次,比如,西江师范大学的208,李明所在的昌南理工的220,都能通向市中心,终点是火车站,就是路线有点不一样。
公交车并没有直接驶向报名点,而是选择绕了大半个校园,迎新的学长,每次路过一个地方,都会讲述那个地方叫什么,什么作用的。
至于这些新生能不能记住,那就不管了。
到了报名点,所有人都提着行李下来,开始找自己所在的学院。
李成的专业是科学教育,所在的学院叫化学化工学院,李成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然后在报道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本来,接下来就是学长带领李成这个新生到分配的寝室放行李,然后熟悉一下吃住之类的,再指点一下在哪里缴费。
虽然随同录取通知书还寄了一张银行卡,但是李忠并没有把钱存进那里去,而是让李成带着钱来,选择人工缴费。
李成也忘了这茬,而且李成所在的县城,又没有建设银行,所以当李成从李忠那拿到钱的时候,只能放弃自动缴费这种方法。
现在,学校里的建设银行那边排队的人,不比人工缴费的人少,李成情愿去人工缴费,至少那边的办事效率高。
负责新生登记的,是一个学生会的学长,他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李成分的寝室,甚至都没找到李成的名字,于是,他苦笑:“这位……学弟,你的录取通知书该不会是假的吧?”
听到他说录取通知书是假的,边上一些也在登记的人顿时望了过来,李成自己也莫名其妙。
可惜,录取通知书并没有什么防伪标签之类的,因为录取的学生,学校都有名字,伪造录取通知书也没什么用。
不知道怎么办的学长,只能打电话给老师,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学校虽然给李成发了录取通知书,但是根本就没想过李成会来,所以,不知道中间哪个环节,哪个老师觉得他不会来,就把他的名字给抹掉了。
这可不比几年后,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电脑,那些打算去读大学的学生,要先在网上预报名,也就是做个提前登记。
现在,只需要带着录取通知书,前来报道就行。
所以,带着录取通知书前来报名的李成,愣是没能在报名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