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朝堂之争(1/2)
翌日上朝,赵政发现几日没上过朝的太后赵姬出现了,不过也不奇怪,朝廷出大事了,太后自然是要临朝听政的,当然这肯定是吕不韦通知的。
赵政并不觉得意外,看了赵姬一眼说:“母后也来了?”
赵姬没有说话,而是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一旁的吕不韦紧绷着脸,看不出一丝笑容。
赵政微微一笑,一脸轻松的走到君主的位置坐下,吕不韦和赵姬分别做在了两侧。
赵政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两厢的大臣,开口问道:“诸位可有事奏?”
“臣有事奏!”赵政刚说完,吕不韦就接上了腔。
赵政故作意外的看了吕不韦一眼:“相邦有何事要奏?”
吕不韦忽然大喝一声:“把韩国细作带上来!”
随着吕不韦一声大喝,几名带甲武士押着都水长郑国走了进来。
“相邦……这是?”赵政故作惊讶。
左右两边的大臣也被惊呆了,心想这不是新上任的都水长吗?怎么成了韩国细作?
吕不韦瞪着郑国说:“当着君上和文武大臣的面,你自己说清楚。”
郑国扑通一声跪下了:“君上,臣有罪!”
“你有何罪?”赵政满不在乎的问道。
“我是韩国细作,奉韩王之命前来疲秦的。”
“疲秦……如何疲秦?”
赵政摆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所有的大臣们也感到很奇怪,心想一般细作都是搞破坏的,这位居然是来“疲秦”的,这思路有些清奇,大臣一下来了兴趣,都想知道他是如何疲秦的?
“韩王让我为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秦国的人力物力耗费在水利工程上,使秦国疲于工程,短期内无力攻伐韩国。”郑国回答道。
赵政正式登基以后,韩国就感到了大难临头了,根据以往的惯例,秦国历代君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外扩张。
秦国扩张的唯一路线就是东进,东进的第一站就是韩国,那意味着韩国一个遭殃,以韩国现在的实力,根本经不起秦国的一轮进攻,很有可能直接被灭国。
为了延缓灭亡的时间,韩王想来想去想了一条妙计,秦国不是重视农业吗?
那我就给你送一个水利专家去,让秦国搞大型水利建设,这样就可以耗费你们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你们无力攻伐韩国,这样搞个三四年工程,韩国就会延缓几年灭亡,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所有大臣们听了郑国的坦白,都有些忍俊不禁,甚至有些大臣掩嘴窃笑起来。
这个策略听起来好像有点……愚蠢啊,让人觉得韩国的臣子很不靠谱,尽出馊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