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2/2)
16时22分:张岳和老秦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6分: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1分;张岳在老杨的指导下正在进行出舱前的最后确认工作。
16时32分:张岳和老秦进行通话试验,把有线的话音转到无线话音。
16时37分:张岳用右手扭动把手……
“我了个去,打不开啊!”
张岳喘着粗气歇了一下,再次拉门。
舱门开了条小缝,然后又被气压顶上了。
轨道舱上所携带的设备不可能将舱内的空气完全抽尽形成绝对真空,最后舱内必然会剩余大约为1千帕的气压。
别小看这点气压差,张岳也是经过几个月军训的人了,他花了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才终于打开了舱门。
当舱门打开与太空直通后,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舱内的气流迅速外散,携带一些小杂物飞了出。
16时42分:舱门完全打开。
16时43分:张岳把一个挂钩挂在舱外。
红盒子就在舱外一米左右的地方静静的漂浮着。
16时51分:老秦报告当前飞船状态良好;张岳报告水蒸发器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水蒸发器是舱外航天服自持式生命保障系统重要的器件之一。
自持式生命保障系统由供氧通风系统、热控系统组成。航天员的代谢热通过水升华器、水蒸发器来排除;航天员呼吸、出汗产生湿气先通过冷凝热交换器冷凝,再由水分离器分离。
如果没有这些部件,就无法保证航天员在严酷的宇宙中保持正常体温。
张岳仔细观察了一下红盒子,长宽高约莫二十多公分。
红盒子上面有纹路,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图形旁边还有很多凸起的像按钮一样的东西。
张岳屏住呼吸,慢慢伸手抓住了红盒子。
16时54分:张岳尿意汹涌。
他使劲捏了捏盒子,很硬,万幸的是没爆炸。
16时55分:张岳将红盒子交给老秦带回舱内。
16时56分:老秦在舱内协助收回“脐带”。
轨道舱的“脐带”由电缆和保护带两根并为一根组成。“电脐带”其实主要是通信电缆,内部有钢缆,很结实,这种无线电通信为主、有线通讯备用的做法同样是一种双保险。
16时57分:张岳摘下舱外保护挂钩。
16时5八分: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张岳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
17时02分:老秦正在检测舱门密封情况。
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
与“泄压”类似,“复压”过程也要分阶段进行,与航天服状态相协调。
轨道舱携带了五个高压气瓶,它们的功用是等航天员回到气闸舱时,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
舱内,穿着宇航服的张岳和老秦一人站一边,中间是漂浮着的红盒子。
他俩大眼瞪小眼,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