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常回家看看(2/2)
“这就是地球?”机械师陈凡的眼神和表情有种难以言说的意味,“岳哥,我的老家在川省巴北县,能不能把镜头拉近看看?”
离家近百年了,陈凡从小到大在爷爷那里听了无数的家乡故事,他万万没想到还有能回来的一天。可惜爷爷已经看不到了。
张岳回头说道:“这可看不到。川省我还能勉强指点下大概的方位,具体到县可就找不到了。再说现在咱们这边正好是半夜,下面黑乎乎的.......”
地面一点灯光都看不到。别说大片的灯火通明景象,张岳在显示器里找了半天,连个手电筒光都没观察到。
老胡在边上开始捣鼓通信系统,现在运输船运行在距离地面300公里的同步轨道,其实离地面的距离并不算远,建立通讯联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只要地面上的幸存者有个业余无线电台都可以和运输船通话。
业余无线电台也可能跨越数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并出现较好的通信效果,这与天线的指向、时间、天气都有关系,需要与对方保持特定角度情况下可以建立通信联系。
至于频段问题,一般接收机都带有一个叫频综的玩意儿,改变频综的频率,就能适应不同频率的信号。而且接收机一般都带有多个频段的接收机,包括甚高频接收机,所以频段问题不大。
民间业余电台的是比较简陋的,尤其天线不可能多大,但它信号传输和测控系统不同,不要求精确的指向性。
功率问题,业余电台的信号功率确实不大,不过太空中飞行器因为背景噪音低,温度低,高端的接收系统可以将本机噪音压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再加上高增益天线,可以极大提高信号收发距离。另外,我们在网络上看到过人家卫星监视地面手机通讯的帖子,手机功率是相当低的,既然手机能被监控到,业余电台当然也可以。
另外,比如空间站这东西,绕地球一圈大体上耗时一个半小时,与地面某固定点测控站保持有效数据连接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也是中继卫星重要性所在。而飞行器与地面业余台只能在某些角度和特定时间建立联系,有一种可能,刚刚建立联系,随着飞行器位置的变化,信号又很快消失了,无法长时间保持。
不过现在运输船保持着同步轨道,所以不用担心位置变动问题。
老胡调好通讯设备立即开始广播。
“鸟巢鸟巢,这里是老鹰,这里是老鹰,收到请回答,收到请回答。”
“老鹰老鹰,我是鸟巢我是鸟巢......”
“哇!”
听到传来的回答,张岳激动之下大叫一声跳了起来。现在起码能说明地面上的委员会还在正常运转,中枢系统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也就是说在某个地方还存在一定规模的幸存者聚居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