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1983开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社会话题1(风扯不断加更)

第二百一十四章 社会话题1(风扯不断加更)(1/2)

目录
好书推荐: 咫尺之间人尽敌国 我在东京当剑仙 漫威五百年 七日向往的生活 神奇废物在哪里 某美漫的凤凰之力 我真是个牛人 文明之冠 与天道对话的人 上杉达也的新世界

中午,前门地铁站。

张白杨骑着自行车,到了地铁站出口处,打开后座绑着的大纸箱,里面整整齐齐全是磁带。

这门生意很好赚,一辆自行车,一箱子磁带,随便找个人流密集的地方,足够一家子吃喝。

直到录音机没落,edy,在西方广为传播。有固定的主演阵容,场景简单,以台词为主,单集故事。

先说场景和人物设置。

将场景放在大杂院这个地方,无疑很聪明,它本身就充满了浓厚的市井气息。人物也非常丰富,老中青少四代人,有退休的国营员工,有当过兵的文艺干部,有知识分子阶层,有普通职工阶层,有无职业者,有学生,有外地人。

从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籍贯各方面来说,几乎包含了社会上大部分群体。

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自然妙趣横生。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喜剧电影,电视剧却始终空白,还好现在弥补了这一不足。

喜剧要的是大众化,太雅了叫孤芳自赏,太俗了拿不上台面。《胡同人家》是一部有观赏门槛的电视剧,但编剧聪明的囊括了两类群体。

一类是文化群体,比如第一集白奋斗卖书,西葫芦说国际形势,知识分子会非常喜欢。

一类是通俗群体,最典型的就是戴红花。她在大杂院就像一个调节器,不爱看书看报,甚至教育水平较低的观众也能跟着乐。

想得多一点的人看出讽刺,与之思考。想得少一点的人哈哈大笑,茶余饭后。

这便是喜剧。

但最大的惊喜是表演。

如果说《末代皇帝》的表演,在尝试回归生活化。那《胡同人家》的群像,就是生活本身,只是艺术夸张了一些。

我一闭眼睛,白奋斗、西葫芦、戴红花这些人便在脑中活灵活现。每个角色都能在现实中找到一类人,从而变得真切清晰。

情景喜剧,或者说类型电视剧,自《胡同人家》开始。

它就像标杆一样立在这里,是第一部,也可能是巅峰。”

……

媒体一跟进,关注的人越多。

这年头的观众,爱看有深度的文艺作品。因为社会之开放,社会之保守,两种极端在同一时期出现,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所以注重观点,有观点就能交流,能思辨,能判断,此为当下人们的乐趣所在。

“许老师早!”

“许老师早!”

播出十集之后,这天早上,许非来中心开个小会,同事们纷纷招呼。

许老师这个称谓,第一年叫带点嘲讽,第二年叫多了真心诚意,第三年叫就有些拍马屁。

《胡同人家》的火爆超乎人们想象,而且远没到顶峰,这才播了四分之一!

会议没什么大事,跟进一下各剧集的进度。赵宝钢已经有点后悔,早知道进组好了,拍劳什子单本剧啊!

“来来来,拆信了拆信了!”

会后,大家正在一块闲聊,冯裤子扛着一麻袋进来,砰的一戳,“好家伙,全是积攒的人民呼声,汪洋大海啊!”

“怎么本地还写信啊,打电话不就得了,钢镚我出。”

“写信更有感情,远点的投邮箱,近的塞值班室,门卫最近老觉着有贼。”

“来来,看看!”

众人热火朝天的开始拆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人在斗罗,我的系统去哪了? 小师妹重生发癫,全宗门瑟瑟发抖 随军海岛,反骨男主被我带飞逆袭 神印:断情后,我白玥成魔族女帝 斗罗:千道流暗恋我许久 娇软知青太撩人,嫁糙汉被宠哭了 斗罗绝世:武魂脑电波,念力通神 人在吞噬,大器晚成 娱乐:有外挂了谁还谈恋爱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