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都不在了(2/2)
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宫,魔王波旬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须弥山而住,名地居天。余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释是四王、忉利二处天主,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主。
二、
色,质碍为义。此界有情不但无男女欲,复离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之形色,正报的色身,依报之宫殿国土殊妙精好名为。欲界虽亦有色,然彼欲胜但言欲。有色诸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处,因禅定有四种浅深,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
初禅有三天:
梵众天:大梵所领所化。
梵辅天:大梵之辅相。
大梵天:广善所生。此三天离欲界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
二禅有三天:
少光天:谓此天内光明最少。
无量光天:光明转增其量难限。
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又称光音天,以光为语,口出净光。
三禅三天:
少净天:意有乐受,离喜受乐为净,净不及上位名少净天。
无量净天:此净转胜其量难限。
遍净天:此净周遍。
四禅八天:
无云天:前诸天依云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福生天:有胜福力。
广果天:果报最胜。又有于此立无想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名无想。为广果天摄,无别处所。
无烦天:无烦杂。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诸热恼。
善见天:见极清彻。
善现天:果德易彰。
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无有处能过于此。后之五天为五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所生之天处。或于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顶,主大千界有大势力。
三、无
此界无形体之相,欲色并离。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无色故不能定其方处,因果报胜前,在上,此界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禅定寿命胜劣有殊差别有四:
空无边处天:厌色而作空无边际之观解。
识无边处天:厌外空而思内识无边际之观解。
无所有处天:厌识而思无所有之观解。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心胜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思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
阿修罗:译云非天,果报最胜,而无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好斗战。
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为有。三界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为三途,或三恶道,以杀盗为因,招感此三恶道之果报。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合上三途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六道四圣称为十法界。
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处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一境。色无能住深妙之禅定,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四禅分为四地,无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五趣杂居地:同为散地故合而为一。
离生喜乐地:初禅,离欲界之欲及恶不善法,生喜乐之受。
定生喜乐地:即二禅天,离初禅寻伺,禅定转胜,由定所生之喜乐。
离喜妙乐地:即三禅天。离二禅欲,又离二禅粗动有分别之喜,住静妙无分别之乐受,离喜之乐。
舍念清净地:即四禅天,离三禅之欲,有乐故有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