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晚清之我主沉浮 > 第五十七章君子之交

第五十七章君子之交(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仙妻:老公,听我的! 豪门朋友圈 总裁大叔别来无恙 虚空领主的位面征服之路 那年,同学少年 脑洞中的精灵 我夺舍了魔王 斗罗大陆之龙神苍穹 穿越万界之命运卡牌 快穿攻略:Boss,专宠无度!

……………………

“这位兄台,烦请禀告你家大人,就说新任兵部主事冯儒彬前来求见”冯儒彬客客气气的递上拜帖,随手将一锭五两银子奉上。

经过上次遭遇的重大损失,冯儒彬已单方面将门仆通报的例银对折。

“等着”仆人掂量着手里的银子,关门径往禀报。

看着不甚阔绰的颜府大门,冯儒彬心中五味杂陈。这味道中既有对刚刚出手的五两银子的悲凄感更多的是对这么刚刚立有大功受封为大理寺少卿的颜炳焘的忧虑感。

虽然冯儒彬之前通过王大柱向这位大清朝少有的见识卓远的战场指挥官提供过关键军情但是自己还是无法确定这位前朝进士是否有着新朝朝气,是否会感念情谊帮他一把。但是为了将孙如仅救出,自己只能赌他一次了!

“我家老爷有请”颜府仆人恭敬的将门外的冯儒彬让了进来。

……………………

“什么,你是说……”颜炳焘瞪大眼睛看着冯儒彬道:“那封信是你差人送过来的?”

“正是下官”冯儒彬挺着胸脯,一脸不容置疑的脸色道。

颜炳焘口中的书信不是其他,正是冯儒彬差王大柱去前线送的追剿南撤太平军的军策。也正是有了这封书信,颜炳焘才向咸丰帝上了设置伏兵于连镇、树木城、浚濠沟,堵截南撤的太平北伐军的建议。也正是因为建议的最终施行,颜炳焘才从正五品的地方知府转调成为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

“那冯主事为何不署名呢?”颜炳焘狐疑的看着冯儒彬道。

“实不相瞒,下官怕死!”冯儒彬露出标准的四齿微笑,缓缓道:“大人可曾记得剿匪围守打援之策是何人所出?”

“当然记得。正是冯主事在皇上面前力陈。这个整个朝廷人尽皆知。就连本官也对冯主事的远见所折服”颜炳焘道。

“那结果呢?”冯儒彬看了一眼颜炳焘,苦笑的摇着头道:“皇上非逼在下与惠亲王一起南下剿匪。之后的事情大人想必也知道,下官的小命差点折在洪匪的手里。”

“你是说你是被逼着去前线的?”颜炳焘捋着胡子道。

“可不是嘛。下官哪里肯亲赴险境。这天下谁人不知洪匪犹如猛兽,都避之不及,像下官这种只想逗鸟逛窑子的主儿,可不愿意去挨洪匪的刀子。”冯儒彬一脸诚恳道。

“嗯”颜炳焘点头,冯儒彬这个人他也有几分了解,银子和窑子是这位浪荡公子哥的标配。前些天他听说连怡红院都将冯儒彬拒之门外,想必一定是银子使的不够,有了纠纷所致。

“所以呀,下官自然不肯再向皇上进策,再去和洪匪玩命”冯儒彬说话声音似乎都有丝丝颤抖。

“那冯主事又为何差人送信呢?”颜炳焘心中还有些许疑问。

“大人何有此问呢?”冯儒彬面上似有嗔怒道:“难道颜大人认为下官有了好的军策应该藏匿起来,坐视逆匪从容南逃吗?”

“这”颜炳焘一脸的尴尬。

“颜大人!虽说我冯家不是世代官宦之家,但我冯某人还是去年的新科榜眼,说到底是天子的学生。难道作为学生不应该无私的为老师分忧吗?”冯儒彬正气凛然道:“想我大清朝文治武功天下唯一,经圣祖、世宗、高宗三代先祖努力这才有了鼎盛之势。虽时下有些许困境,正因如此身为臣子更应该为国尽忠!”

“妈妈,这种谎话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冯儒彬内心的良知止不住的责备着自己。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