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华尔(2/2)
“谢谢”冯儒彬微笑的看向汉弗莱.马沙利
世上没有银子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银子不够!
“专使先生,明日我会派人来接华尔,到时两万两的银票会有人交给先生!”冯儒彬颤抖的起身,恍如得了一场重病。
的确,这病来势汹汹,诱因有很多,主要是自己刚刚花出去的两万两银子!
两万两银子!够自己把全大清的窑姐摸个遍……
…………………………………………
“大哥!两万两银子啊!”温常勇一脸的败家子的眼神望着冯儒彬。
“少爷,不是大柱说您!幸好您现在没在京城,要不老爷一定把您的腿打折!”王大柱也心疼的直倒气。
“兄长,这两万两银子是小,可是引了洋人进来,上面恐怕会有非议”孙如仅显然目光更开阔些。
可是冯儒彬并不喜欢这种不会勤俭持家的兄弟……
银子被自己糟蹋那叫用在刀刃上,被别人花了那叫“败家!”
这一点冯儒彬认得很清!
可是,两万两银子换来一个华尔,冯儒彬觉得这买卖很值!
虽然银子是身外之物这话很扯淡,连推磨的鬼都不信。但是冯儒彬知道要想赚大钱就得下血本!华尔这单买卖做的值!
有了华尔,不仅自己那五百团练有了教官,而且华尔作战之勇猛更是冯儒彬所欣赏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有了华尔这样嗷嗷叫的教官难道还练不出五百只嗷嗷叫的狼来?
……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第二天的中午,拉着华尔的马车就出现在冯儒彬下榻的客栈前。
华尔不会说英语,冯儒彬就近找了个精通英语的伙计突击教授华尔必要的汉语。
教授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日常训练时候的用语。至于复杂的对话,冯儒彬打算日后慢慢教华尔。
由于上海地界是洋人聚集之所,找一个精通英语的伙计并不难——毕竟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在中国沿海待过一段时间的华尔似乎对汉语有些底子,外加上二十三岁的年纪,学东西也不慢,短短十天便将上百个汉语词语还有十几句日常对话学了七七八八。
本来美国传教士马丁很热心的自告奋勇做华尔的汉语教师,冯儒彬思虑再三还是婉言谢绝。
华尔现在需要的是与美国政府、美国人一刀两断,像马丁这样半官方性质背景的神父还是少接触为好。
趁着华尔学汉语的这段时间,冯儒彬则要忙活为自己手里这五百团练找日常起居和训练场所。
五百人的队伍其实规模也不算大,但是考虑到之后会有打靶训练之类的科目,还是需要一块不小的地方。上海县此时绝大部分的地方都已经被小刀会占据,能用的只有租界和临界租界的被洋人成为中立区的缓冲地带。
小刀会的地盘冯儒彬是不想了,毕竟这种把地盘借给死敌,让死敌练兵最后来痛扁自己的事情,傻子都做不出来更何况精神状态俱佳的小刀匪。
至于租界,冯儒彬倒是想,可是
太尼玛贵了!
现在海上地界的洋人好像已经认准冯儒彬是马路边走丢的猪——随便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