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法体兼修(2/2)
余长春弟子周铮的下品法器霜华剑。
鼎中点燃九曲焰火,贺正拾起黑漆刀,将霜华剑切成一寸寸长短,修炼起器宗宝经上的武器改造技法。
武器改造第一步为辨识灵材,霜华剑是由霜珉石、七棱铁、裂鳄齿炼造。
辨识灵材看似简单,要做到极致,隐含的是需对数万种灵材和浩瀚如海的法器配方了然于胸。
贺正着手第二个步:分离灵材,尝试将已融合的灵材分开。
分离且不破坏灵材的品质,最要紧的便是鼎火的温度,这取决于所用的技法。
温度越高,对灵材结构的破坏越大,即使分离出的灵材纯度极高,可能也会因品质下降过多而变得无法使用。
最简单的“蒸凝法”。
这其实是一种不怎么可用,适应面很窄的技法。
持续加温,直至熔液沸腾,三种灵材的沸点不同,裂鳄齿最先气化,霜珉石紧随其后…。
分离出的三种灵材,纯度几近完美无瑕,以霜珉石为例,只有极少量在加热过程中因熔液挥发而混入的七棱铁“杂质”。
但气化过程中火温太高,分离出的灵材品质大降,三种灵材重新炼出的霜华剑,品质会明显下降。
更何况上品级以上的法器,所用的灵材极难气化,至少需要比九曲焰更高级的炎火。
故而蒸凝法只有在改造低阶法器,且不在乎法器品质下降之时,方有用武之地。
……
贺正用的是“旋分法”。
断剑在鼎焰中烧成了液体,贺正掌心打出一股气旋,裹挟熔液旋转,随着转速不断加快,熔液扩展至像水幕般薄透。
吞云鼎跟着长大,始终保持鼎火能淹没熔液。
贺正凝目观察,快速旋转的熔液开始分化,七棱铁最重,向中心聚集,最外圈霜珉石液,逐渐以极细微的颗粒形式被甩出母体。
贺正法诀一变,指缝间又打出一道气旋,收集甩出的霜珉石微小液粒。
……
九曲焰熄灭,贺正面前凝固出三种“灵材”。
霜珉石青中带黄;裂鳄齿黄中有青;七棱铁不白不黄。
“怎么搞成这样!”贺正嘟囔了一句,三种灵材均含杂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算不上合格。
类似的失败他当然不是第一次遇到,无论绘符还是炼器,不历经千百次的尝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火温、转速、技巧、熟练度。
更高的火温,熔液的活跃度更高,易于分离,但这对灵材的破坏更大。
更低的火温,补以更高的转速,同样能达到目的,但这需要更敏锐的观察、更高的技巧和更稳定的控制。
贺正换截断剑重试了一次,“灵材”的杂质看起来少了一点,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无论是旋分还是蒸凝,只需以第一次分离出的“灵材”为原料,重复一遍,杂质显然会变得更少。
液化和气化温度相差极大,合适温度的旋分重复十次,对灵材的破坏依然小于蒸凝。贺正连续三次低温旋分后得到的灵材,纯度已完全没有问题。
他需要的是一次分离,最多两次。
……
高端的“粘离法”。
以熔点火温将断剑熔化,熔液中混入某种材料,粘黏霜华石,再将材料取出,达成分离目的。
更高端的“溶液析离法”。
使用某种液体,将霜华剑在常温或远低于熔点的温度下溶解,溶液中再混入新的液体或灵材,逐步中和最初的液体,在此过程中将溶液用旋分或粘黏法分离出三种灵材。
这种技法非常高超,前后用到的溶液和灵材亦极其珍贵。
……
贺正修炼功法武技,炼器练咒,忙得不亦乐乎。
殷韶光倒也识趣,数月来传音符一张未发,仿佛知道这个新来的客卿无暇理事。
秋去冬来,雪花飞舞,又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