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四方势力大乱斗(2/2)
他甚至可以从河东郡调兵,直接杀到洛阳城来。
这种情况下,没谁会不讨好的跑来动洛阳城。
因此,刘表、袁术和曹操等人,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手伸到了河南尹东边这半块。
就在吕布抽调大军进入河南尹的时候,曹操、刘表、袁术等三家势力也纷纷行动起来。
各自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进入河南尹,看样子是要和吕布打持久战。
就算不拿下河南尹,说不定也是想要恶心一下吕布。
这当中尤其是曹操,刚刚还在吕布手底下吃了个大败仗,损兵折将,又丢了颜面。
自然是抓住一切机会,要把场子给找回来。
三家势力没有做任何的沟通,但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的调兵遣将。
一时之间,整个河南尹东边地区,涌入了超过十万兵马。
由于董卓放弃了河洛地区,直接跑到长安城去了,而且在临走之前,对着洛阳城放了一把大火。
虽说这把大火并没有燃烧多长时间,就被关东联军给扑灭了,洛阳城也没受到什么损失。
但河洛地区的人气也一落千丈,受到董卓遗留的影响,直到现在都没形成什么自成一派的大势力。
可以说河洛地区最大的势力,就是河内郡太守王匡了。
就连他都已经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就此洇灭。
那么河南尹本地的势力,当然也就不成气候,反正无法左右吕布、曹操等四家势力打各自攻伐。
吕布数万大军屯兵在荥阳,这是位于河南尹较为北部的位置,也是河南尹东部地区最大的城池。
曹操再一次从兖州进入河洛地区,屯兵在河南尹东部的中牟县,但这一次出动的兵力没有先前那么多,也就两三万的样子。
而刘表和袁术,这两个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居然玩到后面,合兵一处了。
两家一起驻扎在南边的密县。
可能由于荆州、扬州等地区,现在还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没有发生大战。
所以刘表、孙坚和袁术之间的关系,依旧是不温不火,还没到那种仇敌的地步。
刘表由于跨越的路程较长,因此只带了一万兵马,袁术作为南边的主力部队,带了两万人。
这么一来,吕布在荥阳屯兵五万,他的三家对手合兵大约六万人马。
彼此间的实力都差不了太多,双方不至于相差悬殊。
所以对于吕布来说,这注定是一场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的持久战。
但是吕布有这个耐心,并州九郡十分安稳,暂且没有外敌。
根据暗夜营的情报,袁绍已经基本要平定幽州的叛乱了,但是袁绍绝对不至于出兵攻打自己,那属于没事找事儿。
对于袁绍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在平定幽州之后,调头南下,对付青州以及和曹操干架。
而吕布视力范围的西边,是董卓。
董卓现在巴不得和吕布搞好关系,大家彼此相安无事,才懒得调兵攻打吕布呢。
因此吕布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整个战略计划当中重要的一环。
三家老对手也认为自己时间比较多。
接下来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几方势力在各个县城乡镇之间,到处打来打去。
今天你占据了这个县城,我就战略撤退,明天把他夺回来。
而且最可笑的是,吕布的三位对手并不是齐心协力的。
他们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目的,阻碍吕布统一河洛地区。
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太好,互相也是看不顺眼的。
经常发生荆州兵打兖州兵,兖州兵打豫州兵,豫州兵又和荆州兵干了起来。
总之整个河南尹是彻底打成了一遍,乱成了一锅粥。
这块地区城池的数量比较密集,而且彼此都靠得很近。
因此在这几个人这么一通乱打之下,各自都有些搞不清楚,到底哪些城池在自己手上,哪些城池又在敌人手上了。
吕布可能是这几个人当中头脑唯一清醒的,因为他有天下顶尖的情报机构暗夜营。
好歹根据暗夜营情报的回馈,自己能够搞清楚哪些城池在自己手上,哪些城池有分别对应在敌人手上。
但曹操他们就有一些搞不清了,地方越多,人越多,就乱七八糟。
最起码曹操不知道自己到底占据了几座城,手下人又放弃了哪些城池。
这种乱成了一锅粥的局面,对吕布来说反倒有好处。
他开始有针对性的挑选某些城池攻打。
主要的打击对象是荆州刘表。
因为刘表所在的荆州与其他二人相比,相对距离来说是最远的。
所以对于河南尹的这一锅乱粥,刘表无所谓的态度是最强的。
他随时都可以撤兵,参与不参与问题都不大。
所以吕布就要先把他给打痛了,如此一来,刘表就会优先选择撤回荆州去。
只要少一个敌人,那么吕布的压力就会相应缩小。
在吕布以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并州军专挑荆州兵所掌控的城池攻打。
而且下手一点也不轻,就是那种往死里打的程度。
这么一玩,半个月的时间,刘表就撑不住了。
先前也说过了,这是一场大乱斗,刘表又要应付随时可能向自己出手的曹操和袁术。
这边还要面临来自于吕布全力以赴的攻打,反倒曹操他们一点事都没有。
这谁顶得住啊?
反正刘表顶不住。
自己何苦掺和到这一锅乱粥当中来呢?
回荆州去安安稳稳的发育一波不好吗?
总好过在这里损兵折将,还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自己在河南尹这里占了一小块地盘,那也属于飞地,随时都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