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2)
所以马腾和王允的这个计划,告知了这位汉天子之后。
刘协二话不说就表示了答应。
明确回答自己会尽一切可能配合。
除了提供不了钱财以及粮食、人手等方面的资源。
其他是尽可能的配合。
所以说除了以上三样之外,他也就只剩下一个皇帝的名头了。
因此刘协是毫不顾忌的,以自己皇帝的身份,尽一切可能行个方便。
这样一来,马腾和王允他们准备刺杀的地点就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成功的把人手给带进宫来。
这一点是杨彪去做的。
也正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杨家在长安城还有不少隐秘的门生故旧。
这其中看守皇城北门的一员将领,就曾经是杨家的门人。
只不过这其中的关系,谁也不知道。
董卓更是对此毫不知情,因此并没有把这名将领,和他深恶痛绝的杨家联系起来。
这也就给了杨彪可乘之机。
所以皇宫北门中间轮岗换班的时候。
大约半刻钟的时间。
整个北门几乎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
这就是那名将领,给杨彪等人创造的绝好机会。
总计数量大约500名手持兵器的士兵,直接借着这半刻钟的时间,潜入了皇宫之中。
由于汉天子和董卓所住的宫殿,彼此间相隔了很长一段距离。
因此北门这边的动静,董卓那边其实没什么感觉。
而在汉天子这边区域各个宫殿隐藏起来的大量士兵,也都完全不引人注目。
就这样,几方势力之间联手搭建了一个陷阱。
等着董卓跳进来,给董卓挖一座坟墓。
利用汉天子刘协最后仅存的一点威慑力。
剩余的一点权利。
给埋伏用的士兵腾出了一片空间。
地点和人物都准备齐了。
接下来就是动手的时机。
这一点大家伙也都考虑的相当清楚。
要是无缘无故的请董卓前来,董卓必定是心中戒备不已。
毕竟按照天子的性格,从来都是董卓主动找他,没有过他邀请董卓的例子。
除非有什么重大喜事。
比如皇帝皇后的寿辰。
时机就在这儿。
临进年关的时候,恰巧就是刘协的寿辰。
因此天子直接用这个名目,邀请董卓前来自己宫中宴饮。
虽说在具体时间上还有偏差。
不过想要找理由还不简单吗?
刘协直接说因为年关将至,到时候需要忙各种祭祀活动。
而且可能再晚一些时间上就不太方便。
所以把自己的寿辰时间给提前了。
董卓那边接到邀请之后。
心中其实并没有任何怀疑。
他已经习惯了汉天子对自己唯唯诺诺,毕恭毕敬。
这么多年过来,皇宫中这位天子都是自己一手操纵的木偶泥塑。
董卓从来没有想过,某一天这位天子也会想着把自己给搞死。
这就是心理形成的固定思维。
从来没把汉天子当回事,也不觉得这位年纪不大的天子能把自己怎么样。
所以他收到请柬之后,大大咧咧的就准备带人去赴宴。
尽管吕布这边战事急切。
但现在董卓就算是焦头烂额,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他已经下了调令,让周围城池的驻扎军队都尽快往长安赶来。
现在无非就是抢一个时间差。
董卓希望能够拖住吕布的脚步,而自己这边调集大军的速度能够快一点。
其他的事情他也做不了什么。
因此对于天子的邀请,董卓还是倾向于给个面子。
所以也就悠哉悠哉的带着数百号人,往天子所在的宫殿而去。
随他同行的还有樊稠、张济两位将领,外加上李儒这位首席军师。
这基本算得上是董卓手底下最高层的阵容了。
除此之外也就是李傕和郭汜、张绣。
因此参与这一次宴会,董卓给出的规格还挺高。
只不过除了董卓自己大大咧咧,有些蒙着头不知道事情情况之外。
剩下的人个个都有自己的心思。
王允那群人,已经准备着把董卓强行格杀在这。
而汉天子也是同样的想法。
至于董卓的首席军师李儒,他是董卓阵营当中唯一一个,有些别的心思的。
对于王允这群人的计划,李儒其实全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有数。
早在他全天候派人监视王允和马腾这群人的时候。
李儒就基本上猜测他们要有所行动了。
而数百名刀斧手从皇宫北门入城,埋伏到天子所在宫殿的时候。
李儒同样也有眼线盯着。
这也就导致王允的全盘计划,其实都在李儒的算计之中。
其实王允他们准备的也算是非常隐秘了。
不曾出现告密,走漏风声等情况。
但偏偏这种事情就害怕有心人的算计。
如果无人猜测到的话,那么王允他们绝对可以悄咪咪的把计划搞定。
可只要有有心人故意算计,那么即便计划再隐秘,也会走入马脚。
总之,对于今日即将发生的一切,李儒已经有了全盘猜测。
到达天子宫殿门口的时候。
李儒突然开口对董卓说道:“太师,我突然想起有些许政务疏忽了。”
“请容我言后一时半刻来,先去把这份紧急军情处理了。”
一听到有政务军情。
董卓当然不会非得让李儒参与天子的宴会。
毕竟和当前紧张的军情相比,天子过寿宴,还不算什么事。
更何况董卓很多事情,本来就需要李儒拿主意。
得到了董卓的首肯之后,李儒转身离开了宫殿。
他当然不是去处理什么政务和军情。
无非就是找个托词借口,不参加那场宴会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