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一百五十八 隐患难除(1/2)
生意上门,兔爸赶紧放下碗筷去做事,小兔也跟过去。收售废机器的可疑之处太多,但看了他们交易过程后,没看出有故意损害兔爸利益的情况。
搬完货,一个穿皮夹克的中年男人来结算。
和其他拉货的人有个不同点,他要求开收据。废品收购站这种小本生意,没有**、收据什么的,也都是现金交易。
小兔正纳闷儿,兔爸拿出了一本收据,开始写起来。
兔爸的字迹很工整,因为他幼年时代曾在兔爷爷监督下认真读书学习,后来家庭和社会均发生重大变故才没学下去。
那收据收货方写着:广利市王仓县为民粮食加工厂
具体商品栏写着:二手机器三台,一台3000,共9000
其下是金额大写,“收讫”字样和兔爸签名。
出货方那一栏写着:地瓜市大苏区绕城路第三出口旁,兔家废品收购站。
看着这收据,小兔感觉很不对劲,这收货方和出货方的地址和招牌名字写得很清楚,货物和价格怎么写得含含糊糊?
小兔分不清那些机器是做什么的,但粗略了解米厂应当用簸扬筛选的机器,灌装打包的机器,精米机之类吧?机器大小不同,精密度不同,怎么可能统一3000元一台?即使按废品卖也有重量区别吧?
还没想通疑点,皮夹克男子凶巴巴抢过收据,大步出门,跳上货车副驾驶座。
看小兔有追问的意思,蟹哥陪笑说:“他们忙着办事,急了点,别介意啊。哦,再见,再见。我还得跟车送货,争取晚上能赶回来一起吃片片鱼。”
来拉货的大货车和蟹哥的小皮卡一道卷起灰尘远去,很快消失踪影。
“那些人是蟹哥联系的买家?他为什么不直接卖出去,要从我们这儿转一次手?”小兔问兔爸。
兔爸正准备把钱从衣服内兜里掏出来再数一遍,听这么问又缩回伸到怀里的手:“可能……可能是要合伙人不起疑心,蟹哥开米厂主要出力,钱是合伙人出得多,要是买了废机器的事闹开,合伙人肯定要撤回钱嘛。还有,买废机器那个厂的业务员让领导愿意出钱修机器,肯定要说是我们发现这机器还能修才联系他。再说就算修不好,这么便宜的机器也不会费力去查源头。”
这一长篇话,兔爸说得挺溜,和他平时除了在外唯唯诺诺在家呼呼喝喝的样子截然不同,仿佛是有谁提前交待他这么说。
买货那家米厂的业务员采购机器时分明在以次充好,但那现象很普遍,小兔没义务也没精力去管。
从厂名来看,那家米厂属集体企业,集体企业不仅有乡镇企业,还有些是部门下属的企业,还有校办企业。
后来这类企业多数改制,渐渐被人遗忘这种企业体制,这事发生在开始改制又还没改完的时间段。和私有企业不同,那个为民米厂不属于任何个人或家族,也和垄断型国有企业不同,资产不是国有、国家也不干涉经营,总之这类企业管理很复杂、也很松散。
小兔想了一圈关于华夏经济实体的问题,可没想明白这件事具体哪里不妥。
兔爸已经到楼上放好钱,满脸喜色掰着指头边说边走:“这机器收的时候给了蟹娃3000块,卖出的这9000块里头又给了他5000块的介绍费。蟹娃这么容易得了8000块,这小子脑子灵活,能干!我们得了1000块,也差不多当平常一个月赚的了。”
听兔爸夸蟹哥,小兔很想反驳:那不是能干,是滑头,是贪婪!
可终究没反驳,兔爸没意识到危机,说多了只会增加矛盾,不会起任何作用。
老虾忙着收了些拾荒人来卖的散货,见兔爸进后院了,勾着头走到小兔身边欲言又止。
“虾伯,你想说什么?”小兔直接问。
老虾压低声音说:"我那大侄子不是啥好人,你劝劝你爸不要再接他的生意。"
“嗯,好。”小兔想的也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