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易(2/2)
林先生抬手,洁白而修长的手掌穿过斜阳,尘埃在掌心跳跃:“这世间的一切本就在这个世界里,或冲或盈,或变或易,人处天地之间,每个人的感悟也都不尽相同,有些人即便给了他天书,他也只会当做是废纸一卷,很多事还是要看命的。”
林先生回过头来,看着冬晨风,仿佛也有一缕光射向了冬晨风。
冬晨风道:“命?”
林先生的凝视着冬晨风:“对,命,我刚好整理完,你刚好便来了,你只是拿起看一看,我又不会丢些什么,你领悟的会是什么,也是随你。”
冬晨风苦笑了一下,道:“我的命……可能不是什么好命。我就根本不认识这些字。”
林先生笑道:“天书自然难懂,可你也不必完全看懂,世事都不可言喻,天书当然也不能语传文载。”
冬晨风不解,林先生的话相比禅机可能也不遑多让。
林先生又道:“一切都在天地间,现在不懂的,未来便会懂了。”
冬晨风完全摸不到头脑,又兀自低头翻看了一下那三张纸,的确是字字俊逸,飘洒大气,由右至左排排相连,落笔如刀,转笔如钩,是字却更像是画。
可冬晨风仍然无法体会其中真意。
欣赏字画需要境界,看书更需要,而看天书,该需要什么样的境界?
冬晨风的心里还在回响着林先生的话语:一切尽在天地间。
什么意思?
领悟于天地,又刻画与竹纸之上?
那么天书又是什么?是一种驳杂而深奥的领悟?
前人,往圣。阴阳之卷,是繁是简?
难道所谓的天书,只是一种象征?
是被刻画下的阴阳之变?
冬晨风的境界还是不够高,他还是无法理解,不能言不能喻的东西实在太深奥。
林先生却好像已看穿了冬晨风的难处,微微笑道:“你也不必急迫,阴阳之道由浅入深,以后你可以慢慢学起,而你手里的这三篇如果只以修身炼体来说其中分别隐含着‘引气、归元、凝神’之法,作为修炼之法进行参悟已经足够用了。”
“而如果你真有那个资质,待到日后再领悟其中真谛,也不迟。”
冬晨风轻轻吐息,缓缓抬头。
林先生继续道:“至于这归藏一书我想应该共有十三篇,可阴阳至深,凡人难测,我穷尽前半生却只能推测出其中十一篇的名目要旨。”
冬晨风皱眉:“那还有两篇呢?”
“最后两篇么,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境界,难以揣度。”
冬晨风道:“超出认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林先生沉吟了一下,道:“通天彻地弹指摘星,虽不能及,但可想象,但余下的两种境界,已完全无法想象,就如同朝菌不知晦朔,夏虫难语寒冰一般。”
冬晨风怔了好久,缓缓点头,道:“如果是这样,那它真的是……不可言喻。”
林先生微笑,深深地看了冬晨风一眼,忽然长身而起,道:“你且静养,我还有事要忙。”
冬晨风立刻起身作礼,道:“打扰先生了。”
林先生切声叮嘱道:“短时间内你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等你领悟了这三篇的基础,也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说罢林先生转身而去,木门虚掩,窗子里,冬晨风远望,林先生的背影很快的消失在了晨光中。
太阳刚刚升高,天地一片晴朗。
冬晨风的心中似迷茫又似怅惋,仰头四顾,这里似乎并不是病居客室,而是林先生的书房。
杏林的主人怎么会把病人安排在书房?
一排排书架,一本本古书,晨光让这里变得明亮而清新。
冬晨风畅情呼吸,如获新生。
有一幅画挂在墙上,直到现在冬晨风才注意到它,一副《万壑松风图》。
其上题诗:不坐仙山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留名是唐寅。
也不知是真迹还是赝品,不过此刻真假已并无所谓,冬晨风抱起撑成球的围脖,又仔细的擦拭了一下清艳。
又从桌脚边拿过佛语和刘璃的短剑。
佛语她没有带走,短剑也留了下来。‘尚方’两个字在晨光里发着闪闪的亮光,围脖每天都吃的很饱,这短剑绝不是要留下喂狐狸的。
冬晨风又再仔细的擦拭了佛语和尚方短剑。
他又想起了云逸海的那块红玉。
转身,盘膝床上,围好围脖,那三张纸再次被他拿在了手里。
23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