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香火重燃清气生(2/2)
玄清忙安慰道:“居士不必如此,画像年久,极易损坏,怪不得居士,况且,这画像也不属贫道所有,居士更不必跟贫道道歉。”
大生听完,不觉神情一松,说道:“虽然不是道长的东西,但毕竟是道教的神像,我再留在手中,怕是招来更大的祸事了。”说完,把背上的包袱解开,取出了卷起的画像。
玄清双手接过,慢慢展开,只见画上一人,身着红袍,赤面如枣,颌下钢髯,根根竖立,右手一把降魔宝剑,横举胸前,左手二指并立,斜指向地,黑裤墨靴,身旁盘一卧虎,血口大张,神像双目如电,似能照见世间邪恶。
画像下方已被撕裂,却又被人小心的粘合在一起,画像并无文字,更无落款,但玄清一眼便已认出,这是钟馗神像。
禄伯看到画像,惊异道:“这不是原先道观供奉的那副神像吗?”说着眼睛盯向大生。
大生低声说道:“这……这是我爹……我爹捡的……”说到后面,几不可闻。禄伯冷“哼”一声,愤怒的顿了顿拐杖。
“道长,这位神仙是谁啊,看着好威风、好煞气。”
玄清游历年久,早已知晓,此方世界,民间流传较广的神像只有神荼、郁垒门神像,福禄寿三星像,其余道教诸神形象,民间少有流传,玄清暗叹,此世界道教式微,已近于此了。
玄清沉吟片刻,道:“这是钟馗神君的画像,钟馗神君隶属地府无常殿,司捉恶鬼、罚恶人,手拿真武帝君所赐降魔剑,行走世间,铁面无私,一身清白,只是道观里面只供奉钟馗神像的却是少有。”
禄伯在旁听完,解释道:“这神像是那老道的师傅留下的,他来到饮牛山,帮了我们村子一个大忙,于是村里人凑钱给他盖了这件道观,那老道士也就把这画像供奉于此了,这道观原先也没个名字,大家来上香,老道士也不解释,反正大家伙也就求个心安,无所谓拜祭的是谁了。”
玄清恍然大悟,方才明白为何此处有道观供奉,却无法场相随了。一副普通画像,无有神名,拜祭之人拜的稀里糊涂,再多香火愿力也只能消散于无形。看来引起大生家祸事的也只是这画像本身所带的一丝神力了。
“这画像便留在观中吧,待吉日时,贫道便将其重新挂于殿中,享受香火供奉。”
“那好那好。”大生一副终于甩脱了麻烦的神情,高兴的一个劲的搓手。
三清观开观已经有些时日,观内渐渐平静下来,每天虽也有上香礼拜之人,却再不似前几日那般熙熙攘攘,附近山民进山时还是常在此歇脚,但也少有进入观中,打搅清静,多坐在观外的青石上,饮食闲谈。
玄清得了空闲,在后院开了一片不大的菜地,撒了些菘菜种子,劳作时也不使法术,肩抗手挑,怡然自得。
这日正午,玄清坐在后院晒着太阳,手里拿着一本经书翻看着,就听到靠近篱笆的菜地方向传来了“吱吱”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