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洛阳繁华处(2)(2/2)
今日讲学的是太学祭酒王治,“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他念完,便合上书本,解释起来。
这是《尚书》中的一段,太子听得津津有味,而织锦完全提不上兴趣。她看了眼身旁的位子,想到,若是十一在的话,今日这位太学校长还不知道该怎么下台。
六月,九州池的荷花想必现在开得正旺吧。十一说过,夏日若九州池荷花绽放,至傍晚时分,其时九州池,磷光万点,晚风习习,九州池内的渐台到是个好去处。
这是织锦映像中,十一第一次跟她聊到风花雪月,也是唯一的一次。
“织锦姑娘——”
织锦忽然听到有人在叫她,惊了下,立刻回过神来。
只见王治正面带微笑地望着她,《尚书》被卷成一卷握在手上,煞是轻悠,“此句何解啊?”
织锦皱了下眉,直直站在原地,把书本拿起来挡在面前装作在仔细思考的模样,偷偷看向前面的太子。太子想必也料到织锦没听,很是配合地将书竖在桌上,她微微眯起眼睛,费力看了会儿,正在脑子里酝酿着语句。
可还没等她准备回答,就发现自己的书被抽走,落到王治手上。
老先生板着脸看着她,冷冷道:“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织锦咽了咽口水,讷讷的,她不明白。
这句才刚讲过,太子还没忘记意思,心里不禁为织锦暗暗捏了一把汗。
织锦有些无措,忽然听到不远处的一个声音:“视远维明,听德为聪。”
王治闻言,诧异回过头,仍旧板着一张脸,冷冷回道:“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用!”
“尔无忿疾于顽。勿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太子不明其故,连忙翻了翻书卷。
而织锦看着不远处那缓缓走来的男人,脸上的笑容如莲花一般缓缓绽放。
一向不苟言笑的太学祭酒王治,竟罕见地爽朗大笑起来。
袁君孺见老师释然,便快步走来,匍匐跪地。
王治见他行此大礼,连忙将他扶起,笑道:“一别多年,不想今日竟能在此见到你。”
王治想了想,忽然面向大家,躬身作揖道:“今日到此为止,诸位殿下便都回去吧,明日请早。”
一向桀骜的王治,如此谦恭行礼,太子以及诸位皇子闻言,便都尽皆退了下去。
倩儿侍读左右,见状,便也帮她收拾书囊,说:“表姐,我们也回去吧。”
织锦倚着窗,撑着下巴,静静地看着外面的袁君孺。完全没有听到倩儿的话。
倩儿见她模样有异,便沿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见她视线所及之处正是不日前的五官中郎将,不由皱了下眉,拉了拉织锦:“表姐,表姐。”
“嗯?”织锦这才反应过来,回过头,微微笑:“怎么了?”
倩儿皱了下眉,想着比较妥帖的说法:“您这样要是被人看到,传出去不太好。近日,王爷常有书信过来,信里面也叫小姐行为谨慎收敛……”倩儿说着便停了下来。
织锦听完,笑了笑,说:“好了好了,父亲送来的信我可都按照你的吩咐都看完了,那边的意思我都知道,别担心了,我有分寸的,倩儿。你先回去吧,我再晒晒太阳,今儿的太阳可不是一般的好。”
六月份的天,外面日头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