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洛阳繁华处(4)(1/2)
金华殿旁便是宣室,距离当算得十分接近了,但中有驰道,除陛下之外,旁人不可擅自涉足驰道,如此一来,便要绕弯,先出清明门而后从明门进入,前往宣室。
这一路下来,一刻钟便过去了。
若放在以往,织锦在映月阁多放几个炉子也就算了,可今年大雪一连下了多日,雪下完之后便是雨天,总不见得天晴。温度降得很快,她怕冷,便找到了金华殿边上的宣室,可一个人又胆小不敢去,便只好去求十一了。
她小心看着脚下的路,一面还不断提醒十一注意别滑倒了。
手就那么紧紧握在一起,不多时便热了起来。等到了宣室,她伸手去开门,这才发现手心热得很,一靠在冰冷的门上便感无比寒冷。
大门被推开一道缝隙,织锦侧着身子很快走进去。
他收了伞,便看到织锦正把门给关上。她躲得辛苦,一面又要御寒,额上便很快出了汗。
十一皱皱眉头,刚想说什么便看见她回过头来,“你一定出了不少汗,赶紧去里面烤火。”
他不禁暗笑,不知是谁出了一身的汗。
他没有带绸巾的习惯,便走上前去,四指按住衣袖,伸了伸手,却又忽然想到了什么,微微皱眉,缩了回去。
很细微的动作,她本是无心,却也注意到了,她下意识走开,提起袖子给自己扇了风,若无其事说:“这儿真冷啊,得赶紧进去。”
十一见状,苦涩一笑,旋即,似是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很快收敛笑意。不知不觉间,在她面前,他似乎不再像以前那般冰冷傲然。
宣室之内,温暖如春。
织锦连忙脱了鞋子跑到毛毡上仰面躺下来,而十一则是缓步行至书架。
这金华殿宣室,以前冬日的时候,父皇常来这里。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在这里,十一总能看到父亲的威严和关怀而非作为帝国君主的高不可攀和不可直视。
自公孙伯舆卜了那一卦之后,这宣室便就冷清了下来。
虽则如此,似是敬帝时常安排宫人清扫此处,故而书架上面,一尘不染。
他信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便要翻阅来看,忽然想到织锦,便往她的方向看了眼。
他初时以为她怕冷,必是抱着毛毡安安分分在火炉边上烤火,可转眼见到她的时候,他虽则一向颇有定力此刻,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只见她整个人仰躺在毛毡上,呈现出一个“大”字,一脸惬意的模样。身边围了几个火炉,底下裹着一条毛毡。看那模样,似乎今天一整天都不打算起来。
十一见她如此一脸鄙夷地走了过去,在距离她不过一步的距离停了下来,他略一思忖,微微笑,然后蹲下身子,用卷起的书本正对着她的额头敲了下。
这一敲虽然用力不重,但毕竟织锦还不是个死人,感受得到,她懒得睁开眼睛,挠了下额头,说:“别闹,正睡着呢。”
十一见她不打算再搭理他的模样,来了兴致,便拣了她一撮头发,放在她鼻尖挠了几下。
她起先不理会,把毛毡蒙在头上,换了个方向,继续睡。
十一却偏偏不打算就此罢手,欺负宋织锦对他来说就是人生一大快事。
他笑了笑,便将她头上的毛毡扯下去,继续加强攻势。
织锦本来就不累,就是图个舒服在过来好好呆一会儿,被他这么一闹,立刻是睡意全无了,她霍地睁开眼睛,十一脸上的所有表情,便正好映在她眼里。
孩子果然还是孩子,就会恶作剧。
织锦看着他,倒也不表现出多大不耐烦,而是说了这么一句:“你这是调戏,知道么?”
他原先还是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心里面盘算着该怎么驳倒织锦,一听到这句,笑容立刻僵在脸上。
织锦则是一脸女流氓模样,看这眼神倒不知道是谁在调戏谁了。
十一很快起身,握着书卷走到宣室中间桌案边上,他坐了下来,将书卷平摊在案上。
织锦乐得清闲,便就闭上眼睛安稳睡觉,可一霎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朝着十一的方向看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