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大风平地起(3)(1/2)
“怎么?你身为齐军主帅,反倒帮他?”
“本王不妨告诉将军,本王惜才,故而故意放走姒将军,卖他个人情,企图他能归顺我大齐。”
狄岳闻言,冷笑了声:“痴人说梦!”
“若是本王做到了呢?”十一笑问。
狄岳摇了摇头,说:“姒将军是身负将才,这不过是一时被贬而已,朝廷会重新启用他的。况且,姒将军是皇室中人,效忠于皇室,兵败则以身殉国,根本不可能背叛皇室。”
十一扬眉,背负着手,一脸淡然:“本王倒想跟狄将军赌一把,若是本王能让姒将军归顺我大齐,狄将军便不计前嫌,投靠我大齐,如此可好?”
狄岳冷笑,道:“若你当真能让姒将军归降,狄岳便任你驱使!”
“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狄将军别忘了你今日说的话。”
出了大牢,敬轩疑惑不解,问道:“殿下,这狄岳已然是败军之将了,既比不上姒无昭,又品性不佳,您还这么看重他?”
“狄岳之能并不在行军作战。而在于谋略。‘上兵伐谋’,有一狄岳,百万雄师可破。”
敬轩不以为然道:“这狄岳若真这么厉害,上容之战怎会败给殿下?”
十一停下步子,笑了笑,问:“若姒无昭在本王攻城之前便将陈王杀了,再派人去朝廷报信,你觉得还会有这破城之战么?”
敬轩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时之间惊讶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当初献策的人,便是狄岳。”
“王爷,京师有使者到,现在议事堂等着。”一个传令官跑来禀告道。
十一皱眉,感到有一丝不妙,“召集众将,去议事堂。”
“王爷——”传令官脸上露出一丝犹疑,说:“使者只说见您一人。”
“那好,敬轩你留下,去看着织锦,确保她无恙。你,把陈嗣光叫来,随我去议事堂。”
//
内侍打开诏书,念诵道:“吾儿三个时辰之内攻克上容城,朕甚欣慰。封皇十一子为平南王,命一个月内直取寿春,破敌凯旋。今派王崇为监军,监师南下,不得有误!”
其余嘉赏号令已经在军中吩咐了下去,全军上下都得到了应有的封赏,而十一拿着这份诏书,只觉得沉甸还有可笑。
“十一殿下,哦,该改口叫平南王了。”王崇满脸堆笑,将诏书递给他,道:“平南王,接旨吧。”
十一接过诏书,说:“监军舟车劳顿,陈嗣光,还不快带监军下去休息?”
“不急,这个不急。”王崇笑了笑,说:“本监军还有些事情想跟平南王请教一番,不知平南王可否赐教?”
“监军但说无妨。”十一极为客套。他很明白,这样不学无术的人,尤其需要面子。
“一则,是想问问王爷打算什么时候攻打寿春,二则……”王崇摸了摸下巴,说:“这二则嘛,是代太后问问这织锦姑娘的下落。”
十一一怔,旋即笑了,说:“父皇不也说了直扑寿春便在这一个月内,而至于织锦,现下正在军中做客,请监军转告太后,她一切安好,勿念。”
王崇是聪明人,知道十一这番话的意思:织锦虽然不告而别,但太后心疼织锦,就算知道了此事,也不会多做纠缠。在织锦这方面是说不下去了,可王崇竭力要给他一个下马威,便又说道:“陛下诏书里面说的可不是一个月内扑向寿春,而是一个月内凯旋而归,包括荡平百越。”
陈嗣光坐不住了,这王崇分明就是故意找事:“监军好大的口气,难道这一仗,你是主帅么?”
十一拦住了他。
王崇冷笑道:“不知王爷打算何时攻取寿春?”
十一并不回答,问道:“监军意思呢?”
“我看呐,不如就明日好了。”
“明日?上容城一战才过去三天,你让我们明天就去寿春?”陈嗣光不可思议道。
十一想了想,问:“不知监军可想好作战方案了?”
王崇一听,有些傻眼,他哪里知道什么作战方案。
十一冷笑一声,道:“把诸将都给我叫来!”
王崇急了,问道:“王爷这是要做什么?”
十一面无表情道:“让大家都听听监军的意思,看看明日直扑寿春该当如何。”
//
议事堂内,十一很快将行军路线布置完毕,王崇不甘落于人后,在十一布置的基础之上稍加修改,然后下令道:“明日,全军出发,务必一举拿下寿春。”
赵金凤嘿嘿冷笑,问道:“全军出发?那上容城怎么办?”
王崇铁青着脸,说:“留一万人防守上容城,其余部队,直扑寿春。”
“一万人?一万人能守住上容城?监军不是说笑吧。”
“那你说留多少?”
赵金凤一脸无奈,道:“监军指挥作战,哪还有我等说话的余地?”
“你——”王崇一脸气急败坏,说:“平南王,你就是这么管束你的部下?”
十一一脸茫然,似乎听他这么一说,方才恍然,连忙说道:“赵金凤,还不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