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 再赴民族省(二)(1/2)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不到,外面就有通知大家起床吃饭,准备上车的广播喇叭声。
三人起床收拾好,简唯宁和游子民将行李箱拎到了客车上,这才带着陆静雅去食堂吃早饭。食堂里吃饭的人很多,大概都是要去黑罗坪参加典礼的人,有的站着拿着馒头啃起来,有的连忙喝了几口粥就离开了。简唯宁和游子民端来了早饭,几个鸡蛋,三碗小米粥,三个羊肉夹馍,陆静雅拿着还剩的半瓶蘑菇酱打开来,三人快速地解决了早饭,上了客车。
刚坐下,便有人认出了简唯宁来,随后,车上的人才知道三人才是今天的主角,是捐款建校的人。哎哟!这还没出发,大家都一阵膜拜,都跑来跟三人嘘寒问暖几句,什么有能力啊,有气魄啊,有胆识啊之类的!
简唯宁和游子民倒是跟人聊了起来,陆静雅则是满脸堆着笑容,附和着聊几句。当然,这些人对捐款这一举动更多表现的是敬佩不已,这个年头,谁家有个一万两万那就是万元户,不得了的人家了,这次听说三人捐的是五十万,认识的还好,第一次见面的怕是在心里把三人供奉了起来,这要是在自己**的地方建学校多好啊!偏偏是在黑罗坪那个地方。而这些各地的小官员们根本就不会想到的是,新年之后,面前这位姓简的**者,成了省委特派员,仍是兼南都市经济开发局局长,**所有经济开发项目,两年后又借调到了民族省,大胆引进了制奶企业,医药企业,钢铁类企业,将民族省的经济发展带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车上的大部分除了三人外,几乎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干部,穿着正经的中山装,风纪扣扣得紧紧的,陆静雅穿的是深色呢子大衣,而简唯宁和游子民则是南国那边定制的中长款黑色和深咖啡色的羊绒上衣,里面则都是深色的衬衣套一件薄薄的羊毛衫,穿着深色,看起来倒是比较低调。再后来,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话,三人静静地听着,不多言不多语。
两台客车一路出发往黑罗坪驶去。
有两台小车一直走在客车的前面。大家知道那两台小车里的是民族省的高级领导了,有的便悄悄议论起来,谈的是领导们事情太多,跟大家见面的地方也安排在了黑罗坪。
三人对这些倒是没有什么感觉,领导有领导的事,当然不会为了你几个而专门安排时间来接见大家。这一行,三人是来了一个心愿,便是亲自看看那所新建的学校,看看那些民族省的贫困儿童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简唯宁负责的那个帮扶项目,究竟什么情况了?这才是关键所在。
到达黑罗坪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当地的县级领导和村级领导都出来迎接了,从进村开始的那条道边,早已经站满了村民,敲锣打鼓,手里扬着红纸做的旗子,夹道欢迎。
果然,前面那辆车里面的是省市委相关领导,他们一行下车后,后面两辆客车里的各级干部才跟随在他们后面一起进了村子,往新建学校走去。简唯宁和游子民,陆静雅三人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直接被迎进了学校的办公室,其余的人则是在会议室等待。
省市委领导见了三人,免不了一阵赞誉。也谈到了简唯宁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
陆静雅在典礼上理所当然的被邀请上台讲话,她对大家说如果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能够让失学的孩子回归学校,学到知识,那么就是她最大的心愿,所以,她捐建了这所学校。台下一片欢呼声和鼓掌声。然而陆静雅在典礼上悄悄离席了,她沿着学校的走廊找到教室,看孩子们找自己的座位,看有的老师在布置教室,学校俨然有着教书育人的气氛,心里才踏实了。她立即就成了名人,一见到她,孩子和老师们都非常尊重她,她也了解到十多天前这所学校专门在师范学校招了六名教师,看到这边的条件后,便决定留下来,在这边教书育人。陆静雅很高兴老师们有这样的想法,鼓励他们在这边好好干下去,尽他们应尽的职责。
孩子们老师们也很感激她。她悄然回到了会议室,坐到了简唯宁和游子民的身边,两人见她眼眶红红的,也没有多问。这个小女人终于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应该是为这事感动了吧!
中午的伙食是在言韵希望学校的食堂吃的。所有参加竣工典礼的领导和各级干部均在食堂就餐。能容纳五六十人吃饭的食堂,没有领导和百姓之分,大家的碗筷都是统一的。这个年代,这个偏远的山区地方,当然没有城市里的高档食物,最好的一道菜就是牛肉炖土豆块了,加上一份用白菜叶炒的猪肉片,一碗白菜汤,就是最好的食物了。
解决了午餐,已经是下午两点。大家陆陆续续准备出发离开,相关领导同简唯宁多谈了一会,似乎提到了内市与南都市的帮扶项目,对简唯宁的作为是大力的称赞一番。
陆静雅坐在车上,从车窗往外看去。言韵学校的牌匾挂在学校那道用深红色瓷砖铸成的柱子上,格外醒目,学校门外,站着当地的老百姓和学校的老师和**们,纷纷向他们乘坐的客车扬着手,一脸激动的模样。陆静雅回过头,心里不由自主的升起来一股自豪感:总算是做了一件事了。
三人同相关负责人讲了此次还有事情要办,便在客车路过民族省研究院不远的途中下了车。步行了十多分钟,回了研究院。张院长得知简唯宁三人此次是为捐建学校和内市与南都市合作项目而来,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很是欣慰,自然是没有耽搁三人的时间。简唯宁将自己那台三菱越野开了出去,三人将行李箱搬上了车,便离开研究院往第一个目的地加纳乡去。
陆静雅坐在车上,翻看着今天在典礼上发给自己的那些荣誉证书,什么“言韵学校名誉校长”、什么“……顾问”、“……名誉理事”等等几个大红本本。“还有什么名誉理事的说法吗?”陆静雅翻看着那本荣誉证书,不由哑然失笑。怕是以后一提到那里需要捐赠了,自己这份是跑不掉了!呵呵,陆静雅心里干笑了两声。
“小雅。靠着休息一会吧。大概到加纳乡还得五个小时,咱们到了那里就是晚间八点了。”简唯宁回头对正埋头翻看证书的陆静雅说道。
“好吧。”陆静雅把荣誉证书放回袋子,便靠着身边的游子民闭上了眼睛。游子民伸手轻轻顺了顺她的头发,将她往身边靠了靠,紧紧拥着她,也闭了眼。
陆静雅睡了不到一个小时,便睁开了眼睛,目光随着车窗外的景致而移动。
车子行驶在戈壁滩上,沿途路过一个个小村庄,几乎都是集中居住,看来红栗树已经在各地推广种植了,虽然不似研究院那条道种植的比较规范,但见有红栗树的地方,都挖了水井,能够看到简易的井盖遮盖在水井上面。真好啊!再一次见证红栗树的奇迹,陆静雅由衷的感慨。
车子已经行驶了大约3个小时了,车窗外微微飘起了沙尘,车子减慢了速度。
“哥,我来开吧。”
“行。”简唯宁下了车坐到了后面。游子民坐到了驾驶室继续将车往前开去。
“快到了吧?”陆静雅伸了伸胳膊腿,靠着简唯宁。
“大约还有一个半小时吧。咱们今天到加纳乡,明天上午走完所有的大棚基地,下午再去黄嘎子乡和敦和乡,主要是这三个地方。那几只牛羊在敦和乡,说是已经配种成功,开春大概会生产了。我收到的消息也就这些。咱们主要是去看**是否得当,另外看看生长情况。既然负责了这个项目,这一次算是明察暗访去,目前谁也不知道我们要过去的事。”简唯宁轻轻摩挲着她的小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