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不忘初心(1/2)
“涂鸦不贵,原本的家具卖了换成现在的家具,还能挣一笔,”萧红笑了笑,“于是,就做了。”
“那为什么还有这间包间?”聂荣笑着问到。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吧。还是没有舍得完全改掉,毕竟这才是我心中茶楼该有的样子。”萧红笑了笑,给聂荣的茶杯里续了些茶水。
“那为什么叫东门茶楼,不叫东湖茶楼?”聂荣冲萧红问到。
萧红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你说的没错,之前确实叫东湖茶楼,后来改走网红茶楼路线,才改名东门茶楼的。”
萧红没有撒谎,之前茶楼确实是叫东湖茶楼,门口也没有那两句对联。
萧红并不是什么门头沟人,她是地道的江城本地人。
之所以叫东门茶楼,完全是因为朋友的一句玩笑。“既然要网红化改造,连名字也一并改了吧。西门吹雪,东门饮茶!”
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了,萧红听了朋友的话,把名字也改了。
装修、改名重新开业后生意并没有大多好转,萧红都有些泄气了。
“茶楼还是应该有个茶楼的样子,这样不伦不类的样子好像并不太行得通。”萧红对朋友说到。
“给我两天时间,这是我给你出的主意,我会对你负责。”朋友信誓旦旦拍了胸脯。
两天后,一篇关于东门茶楼的专题报道见诸报端,红遍网络。然后,茶楼的生意就火了。
首先,报道把茶楼不再定义为茶楼,而是定义为文化创意、文艺交流的聚集地,是文化人,文艺青年交流的场所。
其次,报道把茶楼老板娘萧红包装为一个茶文化传承者。祖辈来自北京门头沟,从清朝时候便开始开设茶楼,到萧红这一辈,因为爱情,只身赴江城再兴茶楼。虽然遭到负心男友无情抛弃,但萧红还是坚持不忘初心,扎根江城。还特别追求与时俱进,将茶楼重新定义和推陈出新。
最后,报道还搞了一个文案征集活动。就是征集一副对联,一副可以挂在东门茶楼门口的对接。被选中者出了一笔不菲的奖金,还将过得终身免费的茶饮服务。
朋友没有提前给萧红任何消息,直到报道上了网、见了报,才告诉萧红。萧红已经来不及埋怨朋友搞虚假营销,因为顾客已经踏破了门槛,她不得不充当服务员,还要负责给慕名而来的人将她祖辈烹茶的故事,讲她被负心汉伤害的故事。
萧红没有想到自己的茶楼会这样火起来,而且还真的有很多人给她写来对联,甚至有很多写得非常不错。
萧红最后选定并挂出的是她朋友提前就给设计好的。
“这样你就不用给我奖金,包我终身免费茶饮就好了。”
对联挂上那天,之前投稿的人写的没这幅好的都点头称是,投稿的人比这幅写的好的人,本来也不多,更不会在意,只是摇摇头而已,并不影响大局。
东湖之滨洗盏烹茶泽润九州,
门头沟人久候恭迎品论世界。
——谈不上是什么好对联。但来这里的多是一群伪文艺或者装文艺的人,谁也不会开口说不好,毕竟好的自己也不能脱口而出。
朋友告诉萧红,“你不仅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秘的人,更要让自己的茶楼永远处在在话题中。”
萧红保持神秘感最重要的就是一身红裙。她朋友甚至陪她一次去卖了好几条,方便更换。而处在话题中这件事,萧红不用考虑太多,朋友会帮她解决,她要做的就是配合。
“咱们这样不是欺骗消费者吗?”萧红问朋友。
“这叫营销,不叫欺骗。跟读书人偷书不算偷一样,生意人欺骗不叫骗,叫营销!”
萧红把这些讲给聂荣。聂荣听完笑了,“你不怕我给你讲出去。”
萧红笑了笑。
“你不会的。”
“为什么?”
“因为你不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