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文星璀璨(1/2)
“跟在陆游和辛弃疾二位将军后面的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我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我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两位都是我朝政坛上的中间力量,二人才华横溢,眼光独到,在朝中的威望直逼范仲淹欧阳修两位老大人。下一任宰相应该就是从这二位中产生。”刘正风继续介绍道。
“乖乖隆地洞,原来是这二位牛逼得要上天的宋朝骨灰级人物。这二位宋青书前世可崇拜了,别看现在二位还有说有笑的,后期由于政见不合,朝中分为两派,王安石是改革派的发起者,司马光是顽固派的扛旗者,因此两位分道扬镳成了死对头,势同水火。
王安石主要成就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无疾而终、半途而废。
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着的。
司马光也不逞多让,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