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甲申太子征途 > 103.救与不救

103.救与不救(2/2)

目录
好书推荐: 少女,我们好像拿错剧本了! 地牢天荒 唯我圣光 他自书中来 我和我的三国 地狱图鉴 未知的无知 触摸真相 神秘复苏 贵唐奸商

袁阳灿说:“消息十分可靠。”

朱慈烺也点点头:“孤也确定无疑。”

孙传庭低头思忖片刻,抬起头来,说:“周延儒曾经得到皇上信任倚仗,恩宠之隆,一时无俦。然而建奴入关,掳掠千里,周延儒不唯毫无御敌之策,还被迫率兵外出东游西荡,避敌不战,谎报‘大捷’,深负圣恩。皇上实在是恨他,但是终究怜惜其才,圣旨中尚有慰留之语。。”

“微臣以为,真正让皇上动了杀机的原因,是周延儒的心腹吴昌时罪行败露。吴昌时虽然仅仅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但是作为周延儒的干儿义子,权附势,纳贿行私,凡是内阁票拟、国家机密,事事都预先知道。罪行被揭露后,皇帝亲自审讯吴昌时,实在是大明三百年未有之事!殿下应该是亲眼所见。”

朱慈烺从身体原主的记忆里搜寻了一番,找到了相关记忆,说:

“的确是孤亲眼所见。今年七月二十五日,父皇检郑重其事地身穿素服,带着孤和定王来到中左门,当时内阁、五府、六部等官员早在那里恭候了。父皇声色俱厉地喝令吴昌时上前,要他交代‘通内’情节。吴昌时矢口否认:祖宗制度规定,勾结官者处斩,法律极为森严,臣下虽然不才,怎么能犯这种错误?父皇命弹劾吴昌时的蒋拱宸当面对质,不料蒋拱宸在奏疏中说得头头是道,一见这样森严的场面,吓得浑身发抖,匍匐在地,说不出一句话。”

众人听着亲历者朱慈烺的叙述,一时都被吸引住了,屏息凝神倾听。

“吴昌时见到这种情景,口气更加强硬:皇上一定要把这一罪状强加于臣,臣不敢违抗圣意,自然应该承受。如果想屈打成招,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些话,父皇火冒三丈,命令宦官准备严刑拷打,逼他招供。内阁辅臣蒋德璟、魏藻德出面劝阻,说历来没有在议政大殿里面对犯人用刑的先例,建议把吴昌时交给司法部门审问。父皇不接受,说:‘此辈奸党,神通广大,若离此三尺地,谁敢据法从公审问他?’”

“二阁臣奏:‘殿陛用刑,实三百年未有之事!’父皇说:‘吴昌时这厮,亦三百年未有之人!’于是二阁臣无言以对,叩首撤退。吴昌时于是在皇宫大殿之上被夹断双腿,一时昏迷不省人事。”

“同时被审问的还有周延儒的门客董心葵和四位随他出征的大臣蒋拱宸、尹民兴、方士亮、刘嘉绩,其中蒋拱宸和吴昌时两人互相攻击,蒋拱宸最后词屈狡辩,被父皇喝声‘打’,司刑者将拱宸当头一下,纱帽分裂。终于各人不再敢有侥幸之心,最后全盘招认。”

“父皇在听完招供之后,愤恨之极,大怒之下推倒案几,转身回宫去了。随后因为军务繁忙,这个案子拖拖拉拉,各方官员不断卷入进来,落井下石,弹劾周延儒。父皇应该会处死他,还有两个总督范志完、赵光抃必将一同处死。”

孙传庭叹息说:“如此大狱,世所罕见。吴昌时勾结宫内太监,纳贿弄权,罪无可恕,死有余辜。周延儒若被处死,其余案犯如两位总督恐怕都难逃一死,要算魏阉逆案之后,最大的案件了。处置固然痛快,只是从今往后,再无朝臣愿意致力朝政了。”

“那么,孤现在应该去救周延儒吗?”

孙传庭摇了摇头:“救他可能会触怒皇上,殿下正要接掌京营,何必行此有害无益之举?”

朱慈烺说:“君主并非一味好杀大臣就能控制臣将。杀袁崇焕,从此控制不了辽镇;杀陈新甲,从此无人为皇上出谋划策对付建奴;杀周延儒,从此阁臣都彻底成为推诿因循之辈!”

“但是,对于咱们太子府来说,这未必是坏事。不破不立,朝政不坏到极处,孤就救不了大明;朝政越糟糕,孤的阻力就越小。所以,这个大案,孤不会为之发一言!”

在场众人顿时心中豁亮,同时觉得太子深不可测。

没想到太子又说:“但是,孤还是愿意留他一条性命,仅仅是留他性命。”

孙传庭道:“殿下,如此关键时刻,万万不可触怒皇上!”

朱慈烺笑了:“孤不会亲自开口的。”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