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2/2)
工作上的交友门槛,是直接抬高到和业务能力挂钩的。
如果我们要成为朋友,那么ta就必须不能是一个废物。
在工作上,并不能因为我们是朋友,就能包庇对方能力的不足。
不过,当我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她就不会再把我当朋友了吧。
成为朋友需要土壤,但在工作环境里,友谊大概是很难拥有绝对的自由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
冬遇见春,有了岁月;
天遇见地,有了永恒;
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大部分自杀案例,除开因为抑郁症等等病理类的,大部分都是个人内里不够完善,感情,事业等等失利,权重过于倾斜。
导致自我价值完全丧失,看不到希望,生无可恋。
现代人有了心理问题都很少看心理医生,焦虑,无力等心理很平常。
就是身不安、心也不安,现代人需要把握当下的力量。
有条件的人就远离喧嚣,避开拥挤,呼吸自然的空气,追寻内心的声音。
若条件不允许,无法改变生活状态,那就在现有条件下找到自己的乐趣。
读书,手工,摄影,运动,绘画,音乐等等,让自己沉静下来。
甚至苦中作乐,将出差当成旅游,将旅游当成蜜月甚至学习增广见闻的过程。
现在人类外在的工具进化很快,但是内心的距离却越来越遥远。
朋友,亲人,爱人,每个人都有当前关系当中所具有的独自疏离感与迷茫。
朋友交际圈的差异,学生年代的友情不再,工作中的友情换代太快。
亲人年龄话题的差异,老人的年龄增长,赶不上你接受新鲜事物与信息的速度。
爱人价值观与工作范畴的差异,不同的婚姻观,不同的育儿观,不同的工作造成的价值观差异。
园长可能是属猫的,存活于世的二十多年,一直在探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
这样的感受使园长会耐心聆听大家心灵的声音,并根据园长的独有思想与大家的独有思想进行碰撞或者汇合,出现思维火花或者融合成一条河流。
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我们开始学会思考人生的选择,开始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开始向往在繁忙的生活里偶尔停下脚步,认识几个志趣相投的人,品一壶酒,喝一盏茶,下一局棋,唠一回话,这是一种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生活的极致。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种,莫可名状的感觉。
希望大家能享受这样,火花与河流并行共存的状态。
期望这些,未知的、已知的、还未发生的、已经发生的……
你呢?
你的喜好、享受、期望、又是什么?
来,一起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