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影帝重回十八岁 > 129、强迫症(第四更)

129、强迫症(第四更)(2/2)

目录
好书推荐: 易步南行 光暗旅客 新世界札记 四宇沉浮 网络新聊斋 绝境超脱 幻腥狱 两界布道 我能举报修仙者 无人驾驶帝国

宁远和藤汝俊之所以还待在这里,是因为他俩接受霍建起的邀请,一起看素材,然后挑选进入正片的素材。

每一部电影,谁也不是宁远这样的作弊者,当然不可能用多少拍多少,大多数导演都是3比1左右的耗片比。

当然,也有比较夸张的大牛,在这上面跟魔怔了一样,不计成本的挥霍。

姜闻。

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创造了直到宁远穿越回来前,也一直保持的国产电影耗片比的记录。

17:1!

至于传言的二万多比一,只是单纯指姜闻为了一张宁婧的照片,拍了两万多张,从中选出一张,并不是耗片比。

当然,17比1已经是很惊人了,要知道张艺谋那么精益求精的大导,拍《红高粱》的时候,耗片比也才3.5比1。

姜闻这个记录,未来无人超越。

不过这也跟零几年以后,胶片被数字摄像机取代的原因有关。

但即使没有数码产品,这个记录想要被打破也是极难的,毕竟不是谁都有姜闻那样的胆子,更没有金主愿意让导演这么折腾,那可都是真金白银。

那部电影总长也就134分钟,按照姜闻的耗片比,等于他用掉了二千二百多分钟,五十多本胶片。

当时的胶片都靠进口,一本就得上万,单单胶片就花掉五六十万。

那可是95年的钱,都够别人拍一部小成本电影了。

而那部电影,也花了制片方二百多万美金,这还是没有任何特效和大场面的小清新电影。

换做二十年后的《一步之遥》,成本直接飚到三亿多。

在宁远心中,姜闻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不是一个好导演,因为成本控制也是其中一环,你能拍出好片也就算了,但花大钱拍烂片,消耗的只能是他自己的口碑。

而张义谋就不一样了,电影细节同样锱铢必较,但成本也懂得控制,虽然《红高粱》比平均耗片比稍高,但3.5比1的耗片比也高的有限,同样不妨碍人家拿奖。

话说回来,红高粱里,姜闻是男一,男二就是宁远旁边这位腾爸。

这是宁远最近对他的称呼,藤汝俊也觉得挺好。

在红高粱里,藤汝俊饰演罗汉大叔,同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

电影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就在这些人身上转悠,你认识一个,扯着藤蔓带出瓜,就能认识一串子了。

而现在这部电影,因为情节简单,宁远和藤汝俊发挥稳定,霍建起又不像姜闻那么强迫症,所以预计一百分钟的电影,最终素材也就不到两百分钟。

多出来的,大部分也都是关于景色的,毕竟霍建起在这个上面同样有点执着。

或许,就是因为他电影美术的出身。

这部电影以宁远他俩为主,所以肯定要参考他们的意见。

当然,这个工作也是有酬劳的,只是不多罢了。

一开始并没有确定宁远,但这些天的拍摄下来,宁远的表现早就征服了他们,反而最后讨论的时候,霍建起两人都说必须要有宁远。

两天的看片选素材,也让宁远对电影幕后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

霍建起叙述不啰嗦,更没有说教的意味,他只喜欢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无论情节、画面,还是语言,甚至配乐。

“关于景色的部分,是不是有点多了?”康健民皱眉道。

霍建起却有自己的坚持:“这部电影的看点,不仅仅在剧情里的父子关系上,还应该有湘西美景。”

目录
新书推荐: 星痕纹章 港片:从过档和联胜开始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