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妻(1/2)
康熙年间,陕西总兵***起兵叛乱。
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老百姓要么家破人亡,要么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整个陕甘之地到处是一片凄凉。
叛军攻占长安后,因军资缺乏,所以将沿途抢来的女人年不问老幼貌不分美丑全部都装在麻袋中,然后以每袋三两银子的价格出售。
只要是出得起价钱的单身男子都可以前来购买,至于是老是幼或者容貌美丑就全靠自己的运气了。
一时间当地的单身男子听说这个消息后均趋之若鹜,即便是经济拮据的也是东挪西凑四处借贷,生怕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陕西三原县县民米君年及弱冠,因家中贫困一直尚未娶亲,听说此事后急忙向亲戚借了五两银子,专程来到长安想买一个女子为妻。
他一路打听来到军营门口,先拿出一两银子来贿赂管事的官员,想买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
那官员收了银子便挥挥手让他先进入营中自己选择,米君一进去就见数百个麻袋密密的沿墙一字排开,有的尚在轻微的蠕动。
他知这里面都装的女子,于是便隔着麻袋一个个的仔细揣摩,经过一番精心挑选终于找了一个摸起来细腰小脚的女子,将麻袋扛在肩膀上便背了出来。
等回到客栈房中,他迫不及待地将麻袋解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的竟然是一个满面瘢痕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看样子至少有六七十岁了。
这一下米君满怀的期望之情瞬间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自己本想买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妻,不料却买了一个年龄比自己母亲还大的老妇,他当即面若死灰,心中懊丧不已,唯有独自站在门口生闷气,老妇见状也不说话,只坐在床边默无一言。
正在此时忽见一个白头白须的老头牵着一匹驴子来到客栈前,米君抬头一看,发现驴子上还坐着一个年方二八的妙龄女子,虽说是衣衫破烂面有菜色,可是依然掩不住青春靓丽之se。
老头将女子扶下来进入店中,让掌柜的将米君西边相邻的一间客房打开住了进去。
过了一会老者安置好行李便从房中出来,看见米君站在门口不住观望,便和他随口聊了起来。
老者自称刘姓,岐山人,年已六旬开外,因妻子早亡一直鳏居,今日也在营中以三两银子随便买了一个麻袋,待解开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他不由大喜过望,于是将女子带回客栈暂住一宿,待明日一早便带她一起回家。
米君听说后不由心热如火,看看人家想想自己。
更加觉得运气实在不好,于是不时的唉声叹气,刘老头听更是得意洋洋,非要拉着米君请他饮酒,米君也想借他之酒浇己之愁,当下就不再推辞,和老头一起出去到酒肆中去了。
待二人走远之后,米君所买来的老妇人悄悄来到西边的房子推门而入,一进去就发现老者所买的妙龄女子正在掩面低泣,一见老妇人进来便起身作礼,脸上犹是泪珠涟涟,如同雨侵桃花一般。
老妇人答礼后便询问女子为何在此哭泣,女子道:“小女子姓葛,本是平凉人氏,今年刚刚十六,一家父母兄弟皆被贼所杀,只余我一人被掠走,贼首想要jian污我,我哭着抵死不从,贼首大怒,于是故意将我卖给这个老头,方才我低头细思,若是从了这老头真是生不如死,所以才在此悲泣。”
老妇人听后不由叹道:“这真是颠倒众生造化弄人啊。老身姓何,老而不死却遭此离乱,而且无端端的还要拖累人家一个少年,心中也是于心不忍啊。”
葛氏听后也是嗟叹不已。
何氏低头思索了片刻,忽抬头对葛氏道:“刚才见你家主人龙钟之态和老身正好差不多,况且老夫少妻未必合适。他二人此刻一喜一悲,出去喝酒定然是不醉不归,我二人何不李代桃僵易房而寝,待明日五更你与我家少年郎早起速行,我拼却这一把老骨头和你家老头同就与木,如此你也不用再悲伤了。”
葛氏听罢不由有些踌躇,一时之间不敢答应,何氏见状又正se道:“说起来这也是交易啊,如此我们还能各得其所。趁着他们还没回来,你赶紧到我的房间去吧,迟了只怕就错过机会了。”
葛氏听她说得诚切,再一想眼前之际也只能如此,于是便点头同意了,待拜谢过何氏之后便将两人衣服互换了过来,接着何氏便带着葛氏来到米君的房里,让她躺在床上再将被子给她蒙头盖好,然后叮嘱她道:“你可记住千万不要说话。”
说完自己将门带上,回到西边客房里用被子盖住头睡下了。
米君和刘老头这一台酒喝的时间颇长,只不过老头喝得是喜酒,米君喝得却是苦酒,两人各怀心思举杯畅饮,直到二更以后方才醉醺醺的回到客栈,这几日他们奔波劳苦本就非常疲累,所以一回各自房中便上床倒头就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