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客传(1/2)
隋炀帝到江都去的时候,命司空杨素留守西京长安。
杨素就因为显贵而开始骄横,又认为时局动荡不定,若论天下权重势大名声显赫的人,非他莫属,因此生活奢侈华贵,礼仪也超出了作为人臣的界限。
每逢公卿大臣来谈事情,或是宾客上门求见,他总是坐在床榻上相见,搂抱着美女,两旁还排列着侍妾婢女,很有点逾越了他的身份,到他晚年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他忘了应担负的责任,全无挽救危难防止颠覆的想法。
有一天,后来被封为卫国公的李靖以平民的身份求见他,说要贡献奇计良策。
杨素仍然坐在床榻上接见他。
李靖上前拱手行礼说:“天下正动乱不止,英雄豪强纷纷起事。杨公是皇家重臣,应当留心收罗天下豪杰,不该这样坐着会见宾客。”
杨素听了,收敛傲慢的样子站起身来,向李靖道歉,跟他谈话,谈得十分高兴,然后接受了他献的计策退回后堂。
当李靖施展辩才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歌女,手里拿着红拂,站在杨素跟前,只是注视着李靖。
李靖出去后,她来到窗前对府吏说:“去问问刚走的那位处士排行第几?住在什么地方?”
李靖都一一回答了府吏,歌女得知后默念着离去。
李靖返回旅店。
这天夜里五更刚到,忽然听见有人小声敲门。
李靖起来开门查问。
原来是个穿紫衣戴帽子的人,用木杖挑着一只袋子。
李靖问来人是谁。
那人回答说:“我是杨公家那个手拿红拂的歌女。”
李靖连忙请她进来。
她脱去衣服摘下帽子,原来是一位十**岁的美丽女子。
她不施脂粉,衣着华美,朝李靖行礼。
李靖惊讶地连连还礼。
女子说:“我伺候杨司空很久了,天下的人也见得多,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兔丝和松萝不能独自生长,需要依托大树,因此我特来投奔你。”
李靖说:“杨司空在京城里权势极大,怎么办?”
女子说:“他只比死人多一口气了,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众歌女知道他不会有多大能耐了,离开他的人不少。他也不大去追捕。我已经思量周全,望你不要多虑。”
李靖问她姓什么,女子回答说:“姓张。”
又问她的排行。
回答说:“最年长。”
李靖看她的肌肤、仪态、言谈、性情,真好比天人下凡。
李靖无意中得到她,又高兴又害怕,时时都在担心时时都感到不安,因此不停地到窗户那里窥望外边。
几天过去了,也听到杨府追查逃亡者的消息,但情形似乎并不紧急。
于是女子就换上男装骑上马,两人打开店门从容而去,准备回太原。
途中,他们在灵石的一家旅店休息。
已经铺好了床,炉子上煮的肉也快熟了。
张氏把头发拖在地上,站在床前梳头。
李靖正在洗刷马匹时,忽然有一个人,中等身材,红色的胡须卷曲着好像虬龙的形状,骑一头跛足的驴子走来。
那个人把一只皮囊扔在炉子前面,取饼枕头斜躺在床上,看着张氏梳头。
李靖非常恼怒,但还没有发作,仍然洗他的马。
张氏仔细打量那人的相貌,一只手握着头发,一只手放在身后摇着向李靖示意,叫他不要发怒。
张氏急急忙忙梳完头,整理衣衫上前询问那人的姓氏。
斜躺着的人回答说:“姓张。”
张氏说:“我也姓张,应该算是妹妹。”
说着立即向那人行礼。
张氏又问那人排行第几。
那人答道:“第三。”
并问张氏排行第几。
张氏回答说:“最长。”
那人于是高兴地说:“今天有幸遇上一妹。”
张氏远远地朝李靖喊:“李郎快来见三哥!”
李靖急忙过来拜见。
接着三个人围坐在一起。
那人问:“煮的是什么肉?”
李靖说:“羊肉,想来已经熟了。”
客人说:“饿了。”
李靖出去买来烧饼,客人抽出腰间匕首,切了肉跟烧饼一起吃。
吃完了,剩下的肉随便切碎送到驴子面前让它吃,动作很快。
客人说:“看李郎的模样,是个贫穷的书生,怎么会得到这样不同一般的女子?”
李靖回答说:“我虽然穷,但也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如果别的人问我这事,我一定不会说,可兄长问及就不该隐瞒什么了。”
然后就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客人说:“那你们打算去哪里?”
李靖说:“想到太原去避一避。”
客人说:“这么说我本不是你要找的人了。”
又问:“有酒吗?”
李靖说:“客店的西边,就有家酒店。”
李靖就去买回来一斗酒。
斟了一遍酒以后,客人说:“我有一点下酒的东西,李郎能跟我一起吃吗?”
李靖说:“不敢当。”
客人于是打开皮囊取出一个人头以及心肝来,又把人头放回囊中去,用匕首切碎心肝,跟李靖一同吃了。
客人说:“这是天下最背弃情谊的人,我对他怀恨十年,今天才要了他的命。我心头的遗憾总算解除。”
又说:“我看李郎的仪容气度,真是个大丈夫。你可曾听说太原有什么不同凡响的人物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