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鬼话:魅(2/2)
可见鬼者,乃人死后之灵魂也。神者,所崇拜之人死后其精灵也。
因鬼魅、精魅、祸祟、鬼神邪气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恐遭致相信科学之人的诋毁或误导,故如今诸多教材和大型中医工具书多避而未载。但历代医籍确有“鬼神”邪气致病说。
中文名鬼魅外文名ghostsandgoblins
“鬼神”致病说,最早见于中医经典《内经》。
如《素问遗篇·刺**》:“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
及《本病论》:“人气不足……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等。
又如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云:“今巫实见人忽有被鬼神摆拂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触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负所贻。”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鬼邪候》云:“凡邪气鬼物所为病也,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哭惊走,或癫狂惛乱,或喜怒悲笑,或大怖惧如人来逐,或歌谣咏啸,或不肯语。”及《鬼魅候》云:“凡人有为鬼物所魅,则好悲而心自动,或心乱如醉,狂言惊怖,向壁悲啼,梦寤喜魇,或与鬼神交通。病苦乍寒乍热,心腹满、短气,不能饮食,此魅之所持也。”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疰忤中恶证治》云:“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寝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或悲泣shen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鬼神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厥》云:“尸厥、飞尸、卒厥,此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昏不知人,头旋晕倒,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疾。”
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谓非鬼神而何?……巫祝之用,虽先王大圣未始或废,盖借以宣诚悃,通鬼神而消灾害,实亦先巫祝由之意也。故其法至今流传,如……邪祟神志等疾,间或取效。”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有鬼神论》云:“人之受邪也,必有受之之处……凡疾病有为鬼神所凭者,其愚鲁者,以为鬼神实能祸人;其明理者,以为病情如此必无鬼神。二者皆非也。夫鬼神犹风寒暑湿之邪耳。卫气虚则受寒,荣气虚则受热,神气虚则受鬼。盖人之神属阳,阳衰则鬼凭之。……若神气有亏,则鬼神得而凭之。”
而清·莫枚士则直言“鬼神”病因学说,其在《研经言·原因》中云:“百病之因有八:……三鬼神,……鬼神之属,有冲击,有丧尸,有精魅,有祸祟。
“妖魅””大多是指一些妖怪,比如狐狸,黄鼠狼,蛇等等,
“精魅”吸收日月精华的一些宝物或者活得比较久的生物,比如龟鳖,老树,或者钱币宝石,这一类的东西都可以称作“精魅”。
【后续待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