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起源(1/2)
传说算命是从唐朝人李虚中开始的。
他只要了解人出生的年、月、日,而不问人出生的时辰。
这种说法来自韩愈为他写的墓志铭。
李虚中论述算命的书,《宋史·艺文志》中有记载,现已失传,只有《永乐大典》还保存了他的《命书》三卷,还算是个完好无缺的本子。
他所说算命实际上兼论到生辰八字,并不是不问出生的时辰。
有人怀疑《命书》是宋朝人假冒的,没有谁能说得清。
韩愈在《殿中侍御李君墓志铭》中说李虚中对阴阳五行学说最精通,他只要把人出生的年、月、日以及生辰记录下来,就可以利用干支相生相克的规律去推求,从而推算出人的寿命、地位等。
一天有十二个辰,所以一天分为十二个时。
太阳运行到某一辰,也就是到了某一时刻,因此“时”也叫作“日辰”。
《国语》中说“星与日辰的位置,都在天空的北方”,就是这个意思。
《诗经》中说:“织女三星鼎足而立,从早到晚历经七辰。”
孔颖达的疏说:“织女星从清晨到天黑经历了七个时辰,因此人们把这称作‘七襄’。
这就是日辰即时辰的证明。
《楚辞》中有“吉日啊良辰”的句子,王逸作注说:“日指的是甲乙,辰指的是寅卯。”
把“辰”与“日”分开说,就显得格外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