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诚寻父(2/2)
他乞讨着活命,寻找长达二十年之久,始终没有悔意。
有一天,他在马家城山中,遇到一个老人。
老人可怜他穷困,谈论起来,问明了原委,感动得哭了。
老人把子诚带到家里,用酒食款待他。
不一会儿,有个木匠带着工具进来了。
他估量木匠的年龄和父亲差不多,便心中一动。
仔细观察木匠的长相,也和母亲说的近似。他便拉着木匠的衣襟哭述父亲逃亡的时间,并仔细讲了家世及亲戚情况,希望这人就是自己寻找的父亲。
木匠又惊又悲,待要相认,又觉得在家时并没有儿子。
子诚又讲了事情的始末,木匠遮才叫了一声相抱而哭。
原来艾文仲辗转逃避到了这里,已有四十多年。
他又改换姓名叫王友义,所以打听不到踪迹。
至此两人才偶然相遇。老父感激儿子的孝义,便打算回家乡。
但艾文仲长期漂泊,欠了不少债,不能走。子诚便仓皇地奔回来,典卖房屋田地,向亲戚借贷,弄到一百两银子。
然后又回到马家城,终于接回了父亲。
七年之后,父亲寿终。子诚找到父亲之后,才娶妻,如今有四个儿子,都勤恳能够自立。
从前文安县的王原寻父于万里之外,子孙至今还是大族。
子诚的事和这事相似。也许上天要使他家昌盛么?子诚租种我家的地,住处离我的别墅仅有二里多。
我看重他的为人,因此找他问了个详细。并将大略写了上述文字,以使士大夫们知道,在种地的中间有这么个人。这是乾隆五十八年重阳节后的第二天。”
按,子诚寻父多年,无意中忽然相遇,这和宋代朱寿昌寻母的事相同。
好像都有神帮助,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不过精诚所至,感动了阴间阳间,说是靠人力也是可以的。《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