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乱象(2/2)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今这些胡说还在流传,实在叫人痛恨。
还有的人根据史料,穿凿附会。比如《汉书·贾谊传》中有太守吴公“爱幸之”的话,《骈语雕龙》一书便把贾谊归入到娈童之中,还加注释说大儒当了男色。《史记·高帝本纪》中说刘邦的母亲在大泽中,刘邦的父亲去,看见蛟龙在上面。后来晁以道的诗便有“杀翁给我一杯羹喝,龙种的由来说来话长。”
认为刘邦是他母亲与龙相交生出来的,不是刘太公的儿子。
《左传》中有成风私事季友、敬赢私事襄仲的记载。
所谓“私事”,就是密切交结的意思,她们为的是谋求自己的儿子接替王位。
后代的儒者只拘泥于“私”字上,连朱熹也有“这确实是大恶”的话。
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作为学者,应当考证真假,不能只顾炫耀博学非凡,而被人抓住话柄。《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