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醉死鬼请五酒仙(1/2)
回到了庵中,带上来小和尚来问那大和尚得下落。
小和尚说:“小僧真的不知道。小僧本来在灰葫芦山草包营楞睁大王手下的,倒也是非常听话,相处的很好。后来出了一个亿斜鬼,跟大王义气相投,性情契合,反而嫌弃俺奸鬼不好,所以俺心中很是不忿,又听说老爷到了这里。本指望投奔了老爷,带兵去剿除了他,俺好做个山中大王。来的时候老爷正跟那黑眼鬼厮杀,被黑眼鬼钻进了眼里,老爷没法,俺就起了另一个打算的念头儿。忽然遇到了色中饿鬼,他肯收留我,我一来是想继承他的产业,二来是惦记他的老婆们,所以才给他做了徒弟。今天他就里面瞎混,俺就在外面放风,至于他的下落,真的是不知道啊。”
钟馗道:“你既然在他人那里安身,就应该始终如一,怎么又翻脸不认?这是第一个罪过。既来投奔别人,又迟疑,这是第二项罪。到后来那秃贼收了你,你要图谋他的产业,又谋他的妇人,这是第三罪了。不是奸鬼又是什么?”说完,一剑把他斩了。
忽然就见庵外呐喊摇旗,像是有千军万马的情形。
阴兵进来报道:“一群醉汉不计其数,竟然把这庵门围住了。领头的自称是醉死鬼,要跟老爷见阵。”
咸渊道:“这种人没有什么大罪恶,杀也不值得杀。让俺先上前去劝他一番,再做决定吧。”
于是就走出庵们,叫醉死鬼答话。
那醉死鬼东倒西歪就走了过来,问:“请老爷干什么?”
咸渊于是劝说道:“看你衣冠不整,廉耻也不顾了,沉酣于曲蘖(在上古时代,曲蘖只是指一种东西,即酒曲)之中,潦倒于杯军之内,名教中自有乐地,哪有像你这样的?过去夷狄作酒(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大禹喝了之后虽然觉得很好但是又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国家尚且一定必灭亡,何况你的身体呢?就像是锋利的斧子去砍枯枝,我没有见过不掉落的。”
醉死鬼哈哈大笑道:“你说俺喝酒不对吗?我听说天上有酒星,地下有酒泉,人间有酒缘。当时尧帝喝过千钟,孔子饮过百瓢,圣人不是也饮酒吗?到了竹林七贤,不都是把饮酒当做高雅?我朝的李太白、贺知章等人,也都是被称为酒中八仙,如果饮酒不好的话,就该人人唾骂他们了,为什么现在们还称赞他们呢?俺虽不能称为酒仙,也甘心做这个酒鬼,正是‘但知醉中趣,莫为醒者传’。”
说完,就躺倒在地,一会儿高歌,一会儿又叫骂,闹个不停。
咸渊也没办法治他了,只能先回庵对钟馗说:“现在的打算,正好有一着儿,必须跟这边的太守说,让他出一张禁止屠沽(又叫“屠酤儿”。指以屠杀牲畜沽酒为业的人)的**。这叫做‘三日无粮不聚兵’。这伙人没有酒喝,自然就散了。”
钟馗道:“说的有道理。”
于是整理帽子和腰带,骑上白泽,一直就到府中去了。
知府接到堂上,问道:“大人到这里,有什么见教?”
钟馗说:“您的管辖内现在醉鬼很多,俺本想斩了他,但是又于心不忍。希望大人能出张**,禁止屠沽,这些人就可以不被杀自行解散了。”
太守说:“大人吩咐的,但这时候正是腊月月底,也不是祈雨的时候,怎么禁止屠沽呢?”
钟馗道:“腊雪占三白(谚语,腊月的雪上冻可以减少农作物的虫害),大人不如说是‘祈雪’?”
知府道:“有道理,大人请回,下官眼下就去出**。”
钟馗又回到庵中,知府把**随后就张挂了出来。
不到两三天,这些醉鬼没了酒喝,个个都醒了,各自散去,只有醉死鬼还是醉着。
你猜为什么?
原来他喝成了酒脾胃,没酒也是三分醉。
他见众人都醒了,他起来一步一跌的走到酒乡深处去了。
这酒乡深处你说是什么地方:
不分什么贵贱,没有什么尊卑。就算事大如天,也全都能瓦解。
愁深似海,也一概都冰消溶解。
旌旗不动酒旗摇,哪里需要征战?
酒马常猜兵马歇,哪个还动兵器?
平原督邮,应是(酒窖)窖前吏部;青州从事,无过落井知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