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鹰眼设计(1/2)
正如葛森对杨辉说的,鹰击-1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鹰眼的性能。虽然光机所10年前就已经有成熟的高空高速摄像机了,但是仅仅是人工拍摄的胶片摄像机,和现在他们要研发的数码摄像机完全是两个概念。两者虽然在成像上只有胶片和ccd的区别,但是摄像机的结构区别差别可不小。
杨韦和唐昌宏被光机所的李宏邀请一起参与鹰眼的研制工作,由于唐昌宏的飞龙外形结构推翻重新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他来不了光机所参加鹰眼的研制。而杨韦的飞控系统有60%的工作量落在鹰眼的摄像以及后端的成像上,所以他成了光机所的常客。
按照李宏组长给他分配的任务,杨韦主要是协助设计调焦系统和防震系统。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光机所设计的鹰眼光学镜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识。原本杨韦的光学成像知识仅限于小孔成像和凹凸镜的组合,但是光机所几天的见闻可算是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精密光学机械。
为此杨韦在狠狠的恶补了几天光学方面的知识后,还在休息的时间还专门请教的李宏,“李组长,这几天真是大开眼界,光机所的竟然都用上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你是不知道我们还在用纸和笔一张纸的画着图纸呢?”
“少见多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初期最佳化光学路径搜寻和计算复杂的影响品质了,如d成像,与传统的胶卷成像在镜头上有什么差异吗?”
李宏很吃惊杨韦可以问出这么有层次的问题:“传统胶卷对紫外线比较敏感,外拍时常需要加装uv镜。而ccd对红外线比较敏感,镜头增加特殊的镀层或外加滤镜也会大大提高成像质量。这个具体怎么处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比对。”
杨韦听完了不自觉的鼓起了掌,“但是这一个鹰眼的镜头,我看就能获得几百项专利了,可以衍变出一款畅销的数码摄像机了。”
李宏摆摆手:“还早,就不说高质量的ccd现在我国还不能生产。就光学镜头而言,它涉及到光学技术、机械技术等。我国现在光学镜片的制造还远比不上莱卡,卡司、佳能等外国厂家。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必定是比不过人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