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火炮齐鸣(2/2)
“你们造的火炮射程是多远?”郭昕问道。
这一批火炮刚送来便被拉上战场,他还没有了解过这东西的实际威力是多少,事实上后世一件特制型号的复制品,炮弹离膛速度是四百零二米,而最远射程是四百五十米。
郭昕不要求他们工艺制作出的火炮射程精度可以与后世工艺做出来的长管炮相比,但只要能打出三分之二的射程与精度对这个时代来说就是天顶星级别的科技了。
对于这些已经烂熟于心的数据,白舒玄毫不犹豫地报出了他们测试的数据:“大型炮的射程是一百大尺,中型炮是九十大尺,小型炮是七十大尺,手管炮的射程在十五大尺以内。”
唐代的度量衡制度分为大尺、小尺两种,一大尺约等于三米六,一小尺约等于三米,这里也就是说大型炮的射程为三百六十米,中性炮为三百二十四米,小型炮为二百五十二米,手管炮的射程则在五十四米内。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实际使用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火炮、填装的火炮量与当时的风向都有关系,但无风情况下这些火炮的射程就是这样。”白舒玄有些忐忑地解释道,生怕郭昕觉得不满意,认为他在浪费安西不多的资源,毕竟自己已经是两王之乱后龟兹所剩不多的前王室成员了。
如果不算自己那个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堂弟和已经改姓的堂妹的话......
与白舒玄所想的不同的是,郭昕对于这一数据十分满意,后世那种复原炮本来就不可能是十五十六世纪时火炮的正常射程,尤其是西方人最喜欢吹嘘自己各个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他看来十五十六世纪时普通的长管炮与他们造出来的射程应该是不相仲伯的。
“很好,把这些火炮拉出去,我们给大食人一点颜色看看!”郭昕自信满满地说道。
“诺!”白舒玄赶紧回到营帐中,让那些工匠准备搬运这些火炮。
郭昕担心他们人手不够,于是命令杨日佑带着一伙将士一起过去搬运。
“都护,这是......”郑据不解地看向郭昕,他镇守龟兹的时候可没有见过这东西。
鲁阳倒是有所耳闻,但是一直没当回事,这时有些不确定地问:“这是火炮?”
“恩。”郭昕点点头。
“这火炮有什么用?”郑据下意识地把火炮当成了火枪的加大版,正奇怪人该怎么把他抗到身上,火绳又在哪?真的不会打到自己吗?
郭昕不了解郑据的所思所想,否则一定会被他的想法逗笑。
大型的长管炮可有两吨多重......
此时太阳已经落下有一段时间了,在郭昕的命令下唐军全军在营地前列阵,这个位置刚好在弓箭射程之外,但火炮却可以很轻易超过这个距离。
城上的大食军似乎已经发现了他们,但不知道这些唐军要干什么。
“装填好了吗?”郭昕问道。
“好了。”白舒玄回到。
“很好。”郭昕抽出腰间唐刀。
在火把光满的照射下,白舒玄看到郭昕用唐刀直指疏勒军镇。
“四十五度角抛射!”
工匠们闻言纷纷用手中火把点燃引线。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八门火炮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