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得闲逢贼子 遇巧救书生(4)(1/2)
王月君虽是替白卯儿和吴小刚担心了一回,但其实白吴二人非但一点事都没有。当王月君掠出县衙时,他二人就在离县衙不远处的茶水摊上悠悠的喝着茶。
反倒是王月君如此迅急的身法,教他二人都吃了一惊。
于是待王月君停在二人面前,尚未开口,白卯儿便已惊奇的问道:“大姐,发生什么事了?”
王月君并没有回答白卯儿的问题,她看了看二人的模样,皱起眉来反问道:“那件事怎么样了?”
白卯儿见大姐面有不豫之色,知道大姐误以为她二人在偷懒误事,便赶忙解释了起来。
原来她二人先前的确依王月君的吩咐,在城外好好的看着那彪贼人的尸首,大约过得有小半个时辰,便见到一干捕快乘马而来。群捕见到贼人尸首之后,也不吃惊,只是稍作查看,便各从马上拿出许多大黑布,将这些尸首用黑布完全包好之后,绑在马上便回了县城。
“他们当真是这华容县的捕头吗?”王月君面色凝重的问道。
白卯儿当然知道大姐为何有此一问,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和笨蛋当时见这干捕头不但来得如此之快,而且一点都不惊讶,没怎么查验便将尸身全部运走,还包得这么严严实实,也是怀疑他们会不会是贼人改扮,便偷偷跟着他们进了城。”她顿了顿,又摇头道:“只是后来他们确实将尸身给运进了县衙,我们这才觉得是自己多心了。”
王月君眉头皱的更厉害了,又问道:“你是说他们将尸身运进了县衙?可大姐怎么没有看到?”
白卯儿指着县衙背面的方向说道:“大姐,他们是在那里下的马,然后从后门把那些尸身给抬进去的。”她说完这句,又看了看县衙的正门口,又着摇头说道:“这正门挤满了人,我二人也是见不便再挤,这才在此处等候大姐的,他们抬着十数具尸体进去,或许也确实不太方便吧。”
原来当时那艾严进到县城中,立马便向城边之人打听县衙所在,那被打听之人见这外地来的书生一进城便要询问衙门在哪,却又不像是一副要告状的模样,便颇为好奇的反问艾严发生了何事。
那艾严本就生怕旁人不知道自己是仙女所救,当然便立即兴奋的告诉那人,自己主仆二人方才在城外遇上了强人,本以为性命难保,却得仙女使定身法将强人全部定住,他二人得以脱险,这才来寻衙门告官。
华容县本就是个小县,那人听艾严说得这等离奇有趣之事,自是一下便给传开了来,华容百姓听得此事,一大半便聚集在了这衙门的外院中,把衙门口给挤的是水泄不通,除了高来高去的王月君,一般人确也不便进出,就更别提抬着十数具尸首的捕快们了。
白卯儿虽本觉得此事并无不合理之处,但王月君的面色当然也更加凝重了。
白卯儿见大姐毫无展眉之意,终于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不禁问道:“大姐,莫非那公堂之上也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王月君点了点头,也终于将那公堂上所发生之事悉数告之了白吴二人。
……
白卯儿方才从王月君的神情中隐约本就看出了一些端倪,此时听大姐说完,不禁恨恨的说道:“我说这荆州的捕头怎么一个比一个草包,原来根本就是官匪一家!”
她和吴小刚分明见一干捕头将贼人的尸身运进县衙后门,却为何会有“根本没有什么贼人”的谎言?
所以白卯儿认为,这干捕头当时趁着华容百姓都聚集在县衙正门,却将贼人的尸身从后门偷偷运入县衙。之后他们也根本不必毁尸灭迹——反正万年醉的毒性,寻常人根本看不出来——只用把这些贼人安个其他名号,再编个自己英勇消灭贼人故事,整件事便就成了他们的功劳。
“何况荆州是个大州,就算先前那总捕大人是个草包,各县捕头总不可能全都是滥竽充数之辈吧?这彪贼人先前敢在县外如此猖狂,若说县中没有安插他们的人手,我反正是不信。”白卯儿又补充说道。
但吴小刚却并不完全赞同白卯儿的判断,只见他摇了摇头,也开口说道:“县里有他们的人手是一定的,但我觉得未必是那干捕头。”
吴小刚当然也看着一干捕头将贼人的尸身从后门运进了县衙,他会觉得“未必是那干捕头”,并不是当真认为此事和搬运尸身的捕头无关,而是认为那些人未必是真的华容捕头,更和后来告知县令“根本没有什么贼人”的那些捕头并不是同一干人。
“其实我们最开始就怀疑过,我们见着那干捕头是贼人改扮的吧?”吴小刚又看着白卯儿说道。
“可他们不是进了县衙吗?”白卯儿摇头说道,显然不理解为何吴小刚此时仍在怀疑这点。
吴小刚点了点头,又正色说道:“可你莫要忘记了,我们最开始为何会有此怀疑的?”
吴小刚并不完全赞同白卯儿的判断,因为白卯儿的这个判断,忽略了他们最先便怀疑过的时间问题。
贼人埋伏的矮山虽距华容县城不过五、六里路,但吴白二人自然也知道,若依那艾姓书生的脚力,怎么也得走上半个时辰。待他进到城中,寻到华容衙门所在,向县令报知此事,县令再调差捕前来擒贼,这又该有半个时辰了。如此前前后后加起来,本至少该得有一个时辰,华容县的捕快才会出得城来。
但事实上,二人见到的那干捕快,在王月君走后不到半个时辰便已赶来。
所以这干捕快显然是早便做好准备,只待贼人们毒发身亡便即赶来“收尸”,和艾书生是否去报之县衙根本没有关系。
吴小刚当时甚至猜测,贼人们在动手时发出的那声远在十里之外都能听见的呐喊,便是他们之间约好的号令。只是这些先前并不知道自己已身中剧毒的贼人们可能并没有想到,这声约好的“号令”,其实是在呼唤同伴来给自己送终的。
“但大姐说的那干捕快,出发和回到县衙的时间并不是这样的吧?”吴小刚说到此处,又向着王月君问道。
王月君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他们当然是在艾孝廉来到县衙之后才奉命出发的,而等他们回来,就又是再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了。”她顿了顿,又正色说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从前门进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