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举子竟通水 药娘原识灯(5)(1/2)
艾严仿佛做了个自己也成为了神仙的梦。
他虽然在艾牛儿的房中倒了下去,但朦胧中又觉得自己也像是能够腾云驾雾似的,在天上飞来飞去。
其实艾严当然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是神仙的,所以当他从迷糊中清醒过来之时,还道自己方才的确是在做梦。
但艾严立即又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了,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此处竟是一片茂密的树林,而他自己则倚靠在一颗参天古树的树干上。
更重要的是,几日前他在华容县外只粗看了一眼,便已使自己昼夜思量的“仙女娘娘”,现在就背对着站在自己的前面。
所以艾严自然也明白了,方才自己迷糊中感觉到的“腾云驾雾”,便是仙女娘娘带着自己在天上飞,而自己会在此处,也正是仙女娘娘将自己带过来的了。
于是艾严赶忙从树干上爬起,想要跪下行礼说道:“小生艾严,叩谢仙女娘娘几番救命之恩。”
其实这艾严此时还尚未明白今夜所发生何事。但他见这位仙女娘娘先前便已两次在危急中相助于他,料来此次也是相同之事。何况就算不是,就依仙女娘娘先前两次救助于他,他也该叩谢大恩才是。
但艾严还没跪在地上,忽然觉得脚边有一股力道向上一托,他便又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艾严吃了一惊,抬头看时,却只见那“仙女娘娘”正缓缓转过身来,微笑着向他说道:“艾孝廉客气了,月君只是一介江湖人,并不是什么仙女娘娘,你也用不着对月君行如此大礼。”
……
艾严直愣愣盯着王月君,也不知道自己心中到底是喜还是愁。
原来他既在为王月君并非仙子而失落,又在为王月君和他一样是凡人而窃喜。
白卯儿先前猜的并没有错,当艾严知道王月君并非仙子的时候,自然会少了份憧憬,却也会多了份妄念。
而这也是王月君明明已到了该和艾严好好谈谈的时候,却还是有所犹豫的原因。
只是艾严这份乍愁还喜,乍喜还愁的矛盾也并没能持续多久。
因为当王月君把近来发生一切事情的背后原因都告诉了他之后,他这才真正的愣在了那里,过得一盏茶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直至半个时辰都未能回过神来。
无论王月君是仙子也好,不是也罢。但艾牛儿的事情,以及旁人竟如此苦心积虑想要相害于他的事情,终究还是会更令他震惊,也更令他悲伤。
王月君平静的看着艾严,既不出言相慰,也不焦急询问。她知道,这位艾书生如今在百感交集之下,她无论说什么都只会适得其反,只有等着艾严自己理清思绪再说。
又过得半晌,艾严终于点了点头,缓缓开口说道:“我懂了,原来王姑娘便是说书人讲的那种行侠仗义,惩奸除恶的大侠了。”
艾严虽完全不懂武功,但江湖大侠惩恶扬善的故事,他总还是听过的。只是他沉思了如此之久,第一句话竟是在说王月君身份这等无关紧要之事,显然是艾牛儿与贼人之事实是教他来说太过悲伤与困惑,他竟已不知怎么开口了。
王月君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江湖中人不遵法度,‘惩奸除恶’四字,大多不过是恣意妄为罢了,又如何称得上‘大侠’二字?艾孝廉既身为朝廷举子,可不能同江湖人一般见识。”
王月君既然一向并不赞同杀人——除非是像上回花天麟杀花万豪的那般万不得已——自然也并不喜欢那些以“惩奸除恶”为由便对任何“恶人”都毫不留情的“大侠”们。
王月君倒不是包庇恶人,只是有许多所谓“恶人”只不过是偷鸡摸狗的小恶之辈,虽说古语有云“毋以恶小而为之”,但这些人终不是犯了什么当诛的大罪。只是有些沽名钓誉的武人,又没本事对付真正的大奸大恶,只能来取这些宵小人头,便就自封为什么“大侠”了。
另外还有一种本事虽不错,却又嗜杀成性的“大侠”,这些所谓“大侠”只是不愿与江湖正道为敌,这才专找这些所谓“恶人”下手,这些“大侠”表面当然也自称“惩奸除恶”,但在王月君看来,也不过是残忍好杀之辈的借口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