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笔里有玄巧 纸间无纵横(4)(1/2)
安葬完艾牛儿之后,艾严终究还是得继续上京。
虽然此时艾严心中仍是十分难过,但他终不能为了一个会相害自己的异母弟弟,便浪费了十年寒窗之苦。
王月君和白卯儿既已判明,艾牛儿的目的就在京城会试之中,她三人当然仍要跟着艾严到洛京城去。只是如今对方既然已将艾严当成了“假艾严”,那这位艾书生当然也不会再有什么性命危险。于是她三人倒也不用像先前那般保护艾严,只需要注意是否有人会暗中接触艾严就是了。
只是对方既自以为所谋已成,王月君等人只需要假装成巧遇的同路之人,就算和艾严结伴同行倒也无妨。但王月君显然并不想和艾严有太多交集。她与艾严毕竟还是两个世界之人,虽因此事不得不有些关联,她至少不想影响了艾严往后的生活。
倘若艾严当真因王月君的缘故,使得会试名落孙山,虽说那也不是王月君的错,毕竟是一干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艾严依然只有独自走着上京之路。
王月君虽不是“仙女娘娘”,对和江湖无关的艾严来说,其实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女娘娘没有区别。
……
荆北,襄阳城。
白卯儿坐在茶楼之上,看着对面酒楼中连干三大碗烈酒的艾严,不禁一直在摇着头。
白卯儿当然知道这位艾书生是为何变成这番模样的。
艾牛儿以及其背后那些人之事,虽使得艾严悲伤困惑,他总因此事才和王月君有了交集,本也算得上是“苦中有乐”。但王月君却一直对他敬而远之,除了和案事相关的事情,并不愿和他多说半句,又只能说是“苦中无乐”了。
穷书生虽不懂什么花银子的方法,但“借酒浇愁”却是个例外。
毕竟这一点从古至今,多少名传千古的墨客骚人,会都将此事写入诗文之中,艾严就只用熟读先人诗文,便就能知道这一点。
只是艾严现在银子虽不少,他自己却显然不是一个海量之人,甚至他连“河量”、“溪量”都没有。
所以他只不过学着江湖豪客连干了三大碗,便“呯”的一声倒在了饭桌上。
白卯儿叹了口气,正想要吴小刚去想法子照料下这位麻烦的艾书生,却忽然只听一个妇人的声音大喊道:“啊!我的荷包、我的荷包不见了!”
……
襄阳城的捕长很快便带着合县捕头,将酒楼团团围住。
或许是这几日有些习惯成自然的缘故,白卯儿甚至不禁暗自嘀咕,这些人不会又是向着艾严来的吧。
但白卯儿其实当然也知道,在对方只道“真艾严”已死的如今,就算这襄阳城的县令捕快真那些人也有勾结,却也不会将艾严当成目标的。
白卯儿不禁苦笑了笑,她甚至觉得自己都已成了惊弓之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