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佛光熄县外 血色漫州中(1)(1/2)
这里是凉州的州治,武威郡下的姑臧城。
姑臧向来是西北之处的大县,作为“五凉古都”的姑臧城,甚至在十六国时还曾有“北有姑臧、南有建康”的说法,将姑臧排在了东晋都城建康城的前面。
虽然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北人偏袒姑臧的意思,但即使到了现在,姑臧人确实还想与建康、也就是如今被人赞作“繁华富庶、天下无双”的金陵城一较高下。
因为金陵虽有花家,姑臧却有路峻达。
而王月君三人此番会在姑臧城中停留,要“拜访”的便也正是这个路峻达。
……
其实路峻达本不姓路,更没有峻达之名。他本是姑臧大云寺昔年方丈空海大师收留的一个连俗家姓名都没有孤儿弟子,唯有一个唤做“道艰”的法名。
虽说大云寺也算是武林一脉,但其寺中武功,尚远不及白卯儿此番随大姐取回的白马寺绝学精妙,就更无法与武林中泰山北斗的少林寺相比。只是道艰自幼聪慧,其武功早在十余岁之时便青出于蓝,不但早便胜过了其师空海,甚至已能与少林寺当时武学天资最高的同龄弟子一较高下。
更令人赞叹的是,道艰虽在武功一道上远胜前人,却同样没有将禅学落下,而且除此之外,他还精通诗文、竹乐、奕棋等诸多杂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因此到了他二十岁那年,空海禅师重病弥留之时,旁人都以为会由他来接下这大云寺的衣钵重担。
岂知要旁人没有料到的是,待空海圆寂,道艰竟拒绝接任方丈之位。他甚至立即还俗,还给自己取了个路峻达的俗家姓名,将方丈之位留给了什么都不如他的道远。
之后路峻达便成为了一个来往于凉州与西域诸国间的私商,他会给自己取这样的俗名,除了将法名“以路代道,以峻作艰”外,更重要的当然是希望自己在这西域路上“虽峻能达”了。
而路峻达这俗名取的果然吉利,他的西域之行一直十分顺利,不出五年,身无长物的他便成了姑臧最富有的商人。而且他并非独占其利,他将西域奇货卖给姑臧乡人的时候,往往会让利三分,因此还带得本就是西北大县的姑臧也一并更加富裕了起来。
之后又过了二十余年,这路峻达人到中年,自己虽极少再亲自做那等艰辛之事,但他的两名弟子却将他的衣钵传了下去。何况他这近三十年的行商,竟将一个只是稍微富有的姑臧,变得想与金陵较量一番,可想而知这些年姑臧人依靠路峻达赚了多少银子。
这样的路峻达,究竟会住在怎样华贵的大庄院中,白卯儿虽勉力去想,却当真有些想象不出来了。
……
白卯儿果然没能想象出“路家庄”的模样。她看着眼前的房子,不禁整个人都呆住了。
但这当然也怪不得白卯儿,因为任何事先不知情的人都难以想到,这总被姑臧人拿来同金陵花家相提并论的西北第一豪富路峻达,竟会住在县城外一栋与四下普通百姓所住没什么区别的房子里。这座单独的房子其实非但不是什么庄院,甚至还没有万花庄用来待客的宴堂大,就莫说和整个万花庄相比了。
本来花家的财富是几百年来数十代人累积而得,而路峻达只此一代,他这近三十年来就算赚得再多,其财富的总数还远不如花家也是在所难免。但即使如此,他也不该住在一个这样穷酸的房子里。
所以白卯儿虽心下大为不解,却也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