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方敌衙中捕 又成墙上凶(5)(1/2)
邓枭果然便成了王月君的帮凶。
此时距冯刘二人身死还不到半日,整个姑臧县城到处都张贴着缉拿王月君四人的海捕榜文。那放榜的官员为免遗漏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一面命下属继续去四处贴榜,一面向着围观的人群大声念榜文道:“吕大人有告示传达众位乡亲。今我凉州有贼人出没,杀害本州大户路峻达,卷走路家珍宝无数。又有原县捕长邓枭通贼,与贼人共谋害死前去擒贼的总捕冯德及捕官刘当。本州今下赏令,有拿得贼首王月君及逆捕邓枭者,无论生死,赏银三千两,有拿得其余二贼人者,无论生死,赏银一千两,有禀告贼人下落、助官府擒拿者,赏银三百两。”
这官员念完榜文,又指了指榜文上方的四张画像,说道:“这便是贼人们的样貌,各位乡亲都要记住了。”他顿了顿,又环视了四下百姓,正色说道:“据那南山双秀所说,若有人当真能为路老爷报仇,除州府的赏银之外,贼人劫走的路家珍宝,皆作为谢礼奉上。但若有胆敢包庇、藏匿贼人,或知情不报者,与贼人同罪论处!”
围观众人面面相觑,过得半晌,只见一位满面红光的老人走上前来,显然便是这姑臧城中威望颇重的年长者了。
只见那长者向着那放榜官员行了一礼,拱手说道:“吴大人放心,我们姑臧人都受过路老爷的恩惠,不用说什么赏银和谢礼,就是要我们倒贴银子,我们也会必会替路老爷报仇。”他说到此处,却忽然顿了顿,又摇了摇头,疑惑的问道:“可邓大人勾结贼子之事,会不会是吕大人弄错了?邓大人本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自己也曾受过路老爷的大恩,又怎可能会和谋害路老爷的贼子勾结呢?”
那位吴大人却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董老爷,其实吕大人和下官也都不太相信邓大人会是这样的人。但其手下逃得性命的弟兄们都一口咬定他是贼人的帮凶,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还有可能是因私怨诋毁,但总不可能三十余人全是在冤枉他吧?”
“这……”那董老爷愣了愣,终于无话可说,只能退回了人群之中。
那吴大人又环视了四下,只见这干乡亲们脸上仍有不愈之色,他叹了口气,又无奈的说道:“乡亲们既不忍对邓大人动手,倘若有其行踪消息,禀告州府便是。吕大人一定会彻查此事,倘若邓大人当真是遭人冤枉,大人也必会还他个清白。”
四下乡亲听闻此言,终于面露喜色,纷纷行礼道:“多谢吴大人,多谢吕大人。”
然后只听人群中又有人咬牙切齿的说:“但那个谋害路老爷、带罪邓大人的三个贼人,我们是绝不会饶了他们的!”
……
就在这干姑臧百姓又在为路峻达之死痛恨王月君三人之时,有两人却悄悄的从人群中退了出来,转向向着县城南面走去。
只见这两人其中一人是西域大汉。这大汉年纪不大,却蓄了一大把络腮胡子,倒与那已成为车师新王的丹杰福里木有七分相似。
只见这西域大汉一面走,又一面向着他身旁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故意哑声哑气的说道:“林老爹、这姑臧的乡亲们虽念念不忘的替路老爷,对你却还是十分信任,可见你平日为官如何了。”
“王女……婿过奖了。”只见那老者挠了挠头,一脸无奈的说道:“但要是这些乡亲们稍微有些见识,能听过您那些传闻事迹,他们更加该信任的人,就应该是您才是了。”
原来这二人自然便是改扮后的王月君和邓枭了,只是这扮做“林老爹”的邓枭显然并不曾习惯易容改扮,一开口便差点将“王女侠”给叫了出来。
虽然这位林老爹在那“侠”字说到一半终于打住,改口将西域大汉称之为“王女婿”,但之后无论是挠头的动作还是开口称“您”的尊称,他还是完全没有长者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