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金兰薄似纸 琴瑟脆如虫(4)(1/2)
姑臧南山虽有“山”之名号,又是名闻天下的祁连大雪山的一部分。但其实姑臧地界中的这一段,却至多只有百余丈高,当真要和大雪山中那些崇山峻岭相比,就不过是个稍稍大点的土丘罢了。
因此这姑臧南山虽是大雪山的一部分,在这秋末冬初之时,山头却连一片白雪的踪迹都没有,说来倒也真是名不副实的“大雪山”了。
但姑臧城西的莲花山,便与之截然不同。
莲花山本来也叫做姑臧山,显然正是姑臧城名的由来。至于其后来究竟是因何改名为莲花山,虽然至今已是众说纷纭,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应。
但在这些许多的说法之中,却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无论当真是鸠摩罗什曾来此莲台说法、又或是观音大士曾在这点化莲花,莲花山的得名,毫无疑问都和禅宗离不开关系。
也正因如此,整个莲花山上的大小寺宇,竟足有百数之多,而这还没算上已为前人所废弃的旧庙。
如果将那些废弃庙宇也算上的话,这百余的数量,只怕还要再翻上两、三倍了。
而莲花山上的百余寺宇之中,既有千余信众的大寺、也有仅供数名老僧安身的小观。而其中最为知名者,自然便是与姑臧城中大云寺齐名的天竺寺了——如果不算路峻达近几年来盖起的大云下院的话。
而这天竺寺方丈正通的师弟正心,恰好便是邓枭的叔父。
……
莲花山上的寺庙虽多,却并没那镇西武威军的军营驻扎,就算是距莲花山最近的武威军左营,也隔了将近有二十里地。
所以平日出入莲花山的僧人虽多,官兵却向来并没有几个。
除了今日之外。
此时天色本已大暗,莲花山四下的山脚之处,忽然便齐刷刷的亮起了通天的火光,自然便是追着吴小刚与邓枭而来的武威军轻骑了。
要知吴邓二人功夫虽都不错,毕竟没有王月君那般神出鬼没的轻身功夫,想要摆脱这么一干精锐之骑,实在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
何况此时吴小刚虽已将那位邓捕长弄醒过来,但后者却仍是有些魂不守舍的模样,显是还未从那被兄弟背叛的打击中缓过劲来。此时在本该是他更为熟悉的莲花山上,他都只能一面告诉吴小刚走法,一面要吴小刚来领头开路,就更别说想要从已被团团围住的山脚下的突围出去了。
所以二人躲躲藏藏,终于来到这天竺寺山门之时,邓枭却忽然犹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