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八骏图(2/2)
姬然怀里抱着一个长条形布袋,走进议事大厅。
走进议事大厅的姬然,只是简单地向那众百官点了点头,而后便将那布袋放在了地上,这才躬身向姒娈施礼。
姒娈笑呵呵地向姬然摆了摆手道:“然儿无须多礼。不知你今日来国主府,所为何事啊?”
姬然朗声道:“然儿来给国主送礼来了。”
“送礼?什么礼物?快,拿来看看。”姒娈好奇地说道。
姬然将放在地上的布袋打开,轻轻地从里面抽出了一幅画卷,双手奉上,并说道:“我姬家庄有一位奇才,能绘万物之形,且不失神韵。今日特向那奇才淘来一幅骏马之作,特献与国主品鉴。”
姒娈闻言,心中大喜,忙命下人将那八骏图打开。
那百官闻言,也是好奇,纷纷上前围观。
不看则已,众人这一围观,便立刻想起了一片赞叹之声。
“嗯,好美啊!”
“嗯,太像了!”
“嗯,这马儿画的是好看,只是,这,这马儿是画在绸布上的么?这,这是何物,却不像是绸布啊?”
终于有人问到了点子上。姬然向那好奇心甚重的家伙望了一眼,并报以会心的微笑,道:“各位大人有所不知,此物并非绸布,而是纸,是专门用于写画之用。”
终于把问题引到了点子上。当然,众人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纸张之上。
“纸纸为何物啊?”
“这东西,专门用来写画用么?”
“这纸,是如何得来的啊?可是天降神物?”
众大臣又是一片窃窃私语。
姒娈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纷纷,而后问道:“然儿,你来说一下,这纸究竟是什么”
姬然恭敬领命,而后道:“古人无文字,每有大事记,则只能口口相传,又或是,以绳打结而记。然,结绳记事只记其数,不记其实,久而久之,则结绳记事者,尚不知结绳所记为何事。轩辕黄帝时,有下官名为仓颉。仓颉观鸟迹虫文,创造文字,以代结绳。自此,文字方兴,代代相传。至我大夏,则为夏篆。”
姬然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现如今,夏篆盛行天下,能写读夏篆者,不计其数。然,夏篆虽兴,奈何书写艰难。以往夏篆,多刻于铜器、石片,甚至于甲骨之上。每欲书写,非刻刀所不能为也。”
姬然的话,引起了百官的共鸣,纷纷点头称是。
想来也是。这在座的百官,哪一位不识夏篆?然而,认识归认识,这平日里,自己想要写上几个字,除了拿根树枝在地上画上一画,倒确实也没有别的什么好的法子。
姬然看着那相互窃窃私语的百官,笑了笑,又继续说道:“我姬家庄有位名叫屠牢的庶民。屠牢天资聪慧,爱好绘画。只是,以往屠牢在绘画之时,因无处可画,于是便终日里抱着一块石板,用那碳棒在石板上作画。然而,石板终究过于沉重,久而久之,屠牢便深感石板作画之不便。有一日,屠牢突发灵感,便用那碎麻麦草打碎浸泡成浆,而后摊匀晾晒,之后,便制成了这纸张。于是,也才有了这幅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八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