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电磁火花(2/2)
“咳咳!不要管鲁铁那个家伙,文华,还有长青,你们要努力研究电磁原理,我平常没有那么多时间,这方面有靠你们俩了,如果你们谁可以改进这个无线电报机,让它的通信距离超过一千公里,我就封谁为神学院的高级研究员,还有伯爵之位。”黄豪杰对着在发呆的王文华以及在记录着实验数据的西门长青说道。
“这个……学生感谢陛下,一定努力改进电报机。”王文华激动的说道,毕竟他和父亲王存家可是受过儒学教育的,对于可以封爵这种光宗耀祖之事,当然会显得异常的兴奋。
至于西门长青,倒是比较淡定,毕竟他家是帝国的开国功臣,只要将来不行差踏错,荣华富贵那是一定的,当然如果可以获得神学院高级研究员和伯爵之位,他也不会拒绝。
他连忙站起来说道:“感谢老师的委以重任,学生一定努力。”
“嗯,我们继续实验。”黄豪杰让俩人继续配合他实验。
就算是不能直接将无线电报机制造出来,但是黄豪杰的眼界和见识,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么‘,黄豪杰知道如果要延长通信距离,要么就要增强电磁波的发射功率,要么要增强接收器的灵敏度。
而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造更加庞大的发射塔,二是改进产生电磁波的材料。
而接收器的灵敏度,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大接收器的面积,二是采用灵敏度更加好的材料。
黄豪杰手中的纳米机器人瞬间,将接收器的改造成,像一个巨大的铁锅一样。
然后让神学院的实验助手,推着接收器,不断的远离电报机。
通过不断的改进材料,黄豪杰终于在十二月中旬,完成了二十公里级别的无线电通信实验。
当然二十公里显然只是一个开始罢了,以帝国的领土范围,至少一千公里起步的无线电报机才初步具备实用性。
另外就是重量问题了,这些日子的研究改进,他仅仅将电报机的重量压缩到三百公斤左右罢了。
这样的重量显然还是太过于重了,毕竟一个这么重的仪器,携带不太方便,特别是对于黑衣卫的特工而言,怎么重和大体积的电报机,并不适合他们外出携带。
黄豪杰已经将自己知道的电磁知识榨干了,但是电报机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也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纳米机器人再逆天,但是他肚子里面没有一点墨水,也无能为力啊。
最后只能将这个任务交给西门长青和王文华俩人去头疼了。
他之所以怎么在意无线电报机的研发,主要是纳米机器人形成的通信仪,是存在数量上限的。
现在帝国方方面面都对于快速通信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飞艇和在外国的特工。
飞艇如果没有通信仪的定位功能,那么在空中航行,将难以把控方位,出现迷航现象将必不可免。
至于在外国的特工,那就更不用说了,失去了通信仪,那情报的价值将减弱甚至失效,毕竟靠人力传递信息,到时候可能黄花菜都凉。
所以黑衣卫和飞艇占据了一大部分通信仪,加上军方和一些固定在主城的通信仪,现在黄豪杰手上可以分配的通信仪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再不想办法,只能从现在的使用部门之中抽调了,这样显然不是办法。
所以研发无线电通信,已经是迫在眉睫了,毕竟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困难,帝国很多部门已经习惯使用通信仪的便捷通信了,现在让他们用回以前的人力通信,那简直是一场噩梦。
黄豪杰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西门长青和王文华身上了,希望他们能在他的基础上,完成无线电通信的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