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帝国与大明(三)(2/2)
帝国火枪射击了三百多发,射程才开始下降,而且下降的缓慢,直到射击了将近七百发才下降到一百五十步左右。
“这恒古人的枪管难道是陨铁制作的不成”姚继可难以置信的说道。
“大人!应该不是陨铁,锦衣卫曾说这民兵火枪,都是恒古军队淘汰之后,给民兵使用的,恒古国遍地都是这种火枪,想必也没有那么多陨铁可以用来打造火枪,或许是恒古人在钢铁上有什么奇特之法。”赵士祯看着大明仿造火枪和帝国原产火枪说道。
民兵火枪,其实不是米尼步枪的正式命名,正式命名是黑火步枪,只不过因为黑火步枪在民间都是用于装备民兵,因此叫着叫着就成了民兵火枪,反而黑火步枪这个正式的名称,很少人知道。
“常吉!如果我们仿造的火枪只能射四十发,这代价也太大了。”姚继可是知道大明仿造的膛线米尼步枪造价相当的高。
根据他们的估计,每一支的造价不下于七十两银子,如果不刻膛线,也大概要三十两银子。
之所以出现如此高的造价,主要问题就出现在枪管的制作上,一般要打造一根合格的枪管,就需要废掉十根枪管的材料。
也就是说大明的枪管合格率是10%左右,如果要刻膛线,那合格率就更加感人了,大概只有2~3%左右。
不仅如此,一个大匠一个月不停的打造,也生产不了两三根合格的枪管。
按照这样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就算是大明的工匠不用工钱。
要武装一千人的火枪军队,需要生产一年加上七万两银子;如果要武装一万人,那要生产到猴年马月。
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质量堪忧,成了大明仿造火枪的拦路虎。
“大人!或许可以用苏钢试一试!”一个工匠小心翼翼的向姚继可、赵士祯提议道。
“苏钢这个可以吗”姚继可虽然是工部尚书,但是对于苏钢还真的不熟悉。
“大人!苏钢可以一试,这个苏钢比一般灌钢好一些,就是价格也高一些。”赵士祯解释道。
“好!先别管价格问题,先造一支出来看看,不然这一把火枪打四十发就不行,谁也受不了这样的消耗。”姚继可连忙拍板,先试一试制作。
在姚继可的支持下,赵士祯在工部作坊和工匠们,又使用苏钢打造了三支火枪。
而这一次终于将发射次数提升到一百一十发左右。
当然那个造价就更加高了,达到了一百两银子。
尽管价格高昂,但是姚继可还是将仿造火枪献呈万历皇帝。
……
万历皇帝和兵部尚书李汶、工部尚书姚继可、工部左侍郎赵士祯等人,正在京营的校场之中。
砰砰砰……
“好!有此利器,定能与恒古一一决高下。”万历皇帝看着如此犀利的火枪不由的拍手称赞。
“皇上!这个火枪和恒古人相比还差距很大啊!”李汶害怕万历头脑发热,去和帝国翻脸。
他可知道帝国的火枪火炮威力不同凡响。
“是吗赵爱卿你如何说!”万历皇帝向赵士祯问道。
赵士祯尴尬的说道:“皇上!我们仿造的火枪是恒古民兵使用的火枪,而不是恒古军队使用的火枪,所以这个是有一些差距的,臣一定努力改进。”
“嗯!”万历没想到这么犀利的火器和,竟然是仿造恒古民兵的火枪,还不是恒古军队使用的。
“皇上!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这火枪一支造价达一百两银子,而且产量也不是很大。”姚继可也连忙站出来说道。
他害怕万历一下说要装备几万支,那就坑爹了,所以先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左右为难。
万历皇帝一听,顿时知道自己想当然了,但是面对帝国咄咄逼人,他还是要武装大明军队。
“姚继可!朕从内库给你们五十万两银子,从全国各地抽调能工巧匠,半年之内给朕打造五千支火枪。”万历皇帝斩钉截铁的吩咐道。
姚继可知道万历是认真的,连忙回道:
“臣遵旨!定全力以赴为皇上和大明打造火枪。”
“赵士祯!朕要你打造可以对付恒古飞船的火器,如成封侯拜相,朕不惜之。”万历皇帝对着赵士祯寄予厚望的吩咐道。
“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浩荡!”赵士祯激动的说道。
万历皇帝这几个月,也不是白忙活的,他一边重新整顿了京营和卫军。
又任命李汶为兵部尚书,议策如何对抗帝国。
李汶则献上了棱堡建造之法,又建议万历广派锦衣卫探子,查探帝国情况;还建议万历征调能工巧匠,打造火器以抗帝国。
不过大明的保密能力真的太差了,李汶的建议和万历的动作,早已经在黑衣卫的报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