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南洲开拓(一)(2/2)
根据民政部对于大明帝国全国的粗略统计,截止神历六年九月份,大明帝国人口是1.576亿人左右,简直不要太多。
也就是说大中华联合帝国的总人口是1.8亿人左右。
简直是恐怖,以一个人一年消耗300公斤粮食计算,大中华联合帝国一年需要消耗5400万吨粮食。
大明帝国一年本身是可以生产超过4500~5000万吨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至少有一半集中在地主贵族手中。
也就是说,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这些家伙会不会将粮食拿出来卖,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黄豪杰是一个谨慎的人,对于这种不确定因素,他不会轻易把他们纳入可以利用资源之中。
也就是说大明帝国的粮食安全非常严重,而粮食又关乎国泰民安,他不得不重视。
所以他命令内阁,明年将帝国粮食产量提升到4000万吨左右,同时做好战略储备。
今年大明陕西和河南地区,就出现严重干旱情况,尽管帝国已经及时给当地打了非常多的手摇水泵和水井,又抽了黄河水。
但是仍然有二十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同样帝国本土的漠北行省、辽西行省,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
黄豪杰知道明末小冰河气候,已经逼近这个世界了。
只有更多的粮食,才能让他更加的有安全感。
……
与此同时。
和北半球的秋风瑟瑟不同,此时的南半球,南洲(澳洲)大陆迎来了一批客人。
安徒生、李子民三百多人正在安徒生半岛(澳洲东北的约克角半岛)建立了一个据点堡垒。
安徒生半岛,是安徒生命名的,事实上这个相当于一个荣耀,帝国对于新发现的领土,除了整体性命名,剩下的命名最先发现者可以命名,然后统一报内阁审批。
所以这里被安徒生这个家伙给命名了。
“老李!对于这些土人的研究得怎么样”安徒生向正在写东西的李子民问道。
李子民放下钢笔回答:
“不怎样,都是一些棕色人,他们和南洋群岛的土人应该是近亲,另外他们的语言也和南洋群岛的一部分土人语言,有一些相近。”
“那这些家伙,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人种。”安徒生眯着眼说道。
“嗯!确实没有什么价值,毕竟几十万年都是这种原始部落状态,可见他们的潜力一般。”李子民是一个典型的大中华主义者,对于这些蛮夷没有一丝好感。
“那明天,沿着东南海岸向南方探索。”安徒生提议道。
李子民点了点头。
他们已经来到南洲大陆两个多月了,刚好现在南半球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之前他们已经对于安徒生半岛的西南侧沿海进行过勘探。
发现安徒生半岛西南侧,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大海湾,被李子民命名为子民大海湾(卡奔塔利亚湾)。
这里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子民大海湾,被安徒生半岛和杜非半岛(戈夫半岛)夹在中间。
海湾沿海是一大片冲击平原,布满大量的热带草原或者稀树草原。
这些稀树草原之中生活着一些灰色的袋鼠(灰袋鼠),另外安徒生等人还在靠近沿海的山区之中,发现了灰袋鼠的近亲树袋鼠。
神历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三艘探索船,快速的沿着安徒生半岛的东南海岸,向南方而去。
一开始安徒生半岛的气候植被都是热带草原或者稀树草原。
但是很快他们就遇到了一片热带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