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哪个方案更好(下)(1/2)
这种定性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杭三棉厂的深化改革没有结束,这就是长期指导下岗安置工作的方案。而作为这份方案计划书的制定者,自然会一直享受着方案制定者的殊荣。
有了这份特殊的成绩,未来在杭三棉厂的职业前途,毋庸置疑,一片光明。
在座这些人中,就属关良义内心的波澜最大,因为向忠海昨晚电话里和他通气的时候,没有说要给这个方案定性。应该也是临时起意的吧?和向忠海共事这么久,他其实也习惯了他经常的临时起意和临时决定了,这就是向忠海工作的大家长风格。可偏偏就是这个临时起意,关良义很清楚将会给陆远和展鹏飞两人中的其中一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升职资本。
不过临时起意也好,还是忘了跟自己通气也罢,关良义知道,这对改革工作都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
随即,他清了清嗓子,对向忠海用商量的口气问道:“向书记,要么让大家都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顺便表决一下最后用谁的方案?”
“可以,开始吧,”向忠海目光扫视了一下会议室中诸人,最后目光落在唐明亮身上,说道,“老唐,你是咱们厂的钱袋子,这两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计划书都要用到咱们厂里的钱,就由你先说吧。”
唐明亮,杭三棉厂分管财务和人事的副厂长。
“既然向书记让我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唐明亮笑了笑,站了起来,拿起其中一份计划书,说道:“依我看,这个叫陆远的年轻人,他做得方案就很好!整个方案,报价清楚,流程清晰,关键是相比于展鹏飞的计划书,既省钱又省事。我支持他的方案!”
唐明亮率先第一个支持陆远,这个在场诸位党组成员,包括向忠海在内,谁都不会意外,因陆远的外包培训机构的方案,既比展鹏飞的整体报价要低,又不用杭三棉厂出动人事进行组织培训。从人事财务方面,优势太明显了,唐明亮是分管人事和财务的,他不支持才是怪事。
“唐副厂长,省钱省力并非是鉴定一个方案好坏的唯一标准吧?我认为,一个方案好与坏,还是要看它最终所带来的效益啊。甚至于,如果就业前景和收益远超预期的话,多花点钱和人力,也是可以接受的。诸位,你们看啊……”
厂党委办公室主任韩东升也站了起来,两只手各拿起一份方案计划书,说道:“我左手这份呢,是陆远制定的方案计划书。他的成本的确是低,流程也很详细,但是他的规划里,是将我们厂的下岗职工往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但我们都知道家政服务有保姆,有钟点工,有保洁员,甚至洗衣工也算家政服务,很笼统,很大杂烩。据我所知,这些家政工种的收入都不是很高。但展鹏飞的方案就不一样了,他是有针对性的规划职业方向,把我们的下岗职工往家政月嫂进行培训。他在计划说里介绍,家政月嫂就是母婴护理,是家政服务里薪资最好的工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不是一个国企工人可以相比的,比我们在坐的这些领导的工资都要高啊。这种针对性的月嫂职业,对下岗职工而言,既有了高薪的收入,又有很好的前景。各位,这种就业安置,既能消除长期以来我们厂基层职工关于下岗的抵触情绪,也能……”
说到这儿,韩东升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各位,元旦也将至了,我们就深化改革工作,也需要给上级领导上交一份年终答卷啊。毕竟咱们厂的改革,尤其是下岗这块,最近以来闹得动静不可谓不小!如果采用展鹏飞的这个下岗职工安置方案,对下有了交代,对上也能出个彩,何乐而不为?相比而言,陆远这个就业方案就有些普普通通了,不够出彩啊!”
听他这么一说,关良义有些颇为认可地点了点头,毕竟他是杭三棉厂扛起的改革先锋,他面对的上级领导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向忠海轻唔一声,冲韩东升点点头,示意他坐下,韩东升这个厂党委办公室主任一直都很讲政治,这也是向忠海认为他是厂党委大管家最合适人选的原因。有一个讲政治的大管家,就不会犯原则性的大错误。
“韩主任,话不是这么说啊!”
厂工会主席刘伟光起来说道:“月嫂做得是母婴护理的工作,但我们都知道,这年头就属产妇和婴儿最难伺候和照顾。所以月嫂的薪资才会这么高。但也正因为这个,所以月嫂的从业资格一直都很严格,就业门槛也相当之高。如果依照展鹏飞的这个方案,有绝大部分下岗职工第一时间就会刷下来,她们是无法通过培训从事月嫂工作的,那这些人怎么办?继续在厂里闲着呆着?我跟你说,这样反倒会激化基层职工的矛盾!”
“各凭本事吃饭,能有什么矛盾?”韩东升摇头不屑道。
“能有什么矛盾?你说的倒是轻巧!”
刘伟光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到时候,大部分下岗职工看着小部分人通过培训再就业,从事着高薪的月嫂工作,而她们呢?断了收入继续在厂里呆着。她们第一时间会把情绪发泄在厂里,而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我们厂工会吧?到时候,谁来替我们工会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陆远的方案你说普普通通不出彩,我反倒是觉得他这个方案,才是真正从厂里下岗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
厂工会主席刘伟光,很明显也跟唐明亮一样,态度鲜明地支持着陆远的方案。
“老刘,不可否认,陆远的方案,的确有可取之处。”
厂纪委书记余和平慢悠悠地嘬了一口茶,随手拍了拍跟前陆远制定的方案计划书,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在他的方案计划书里又看到了诚联信职介所。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陆远是有前科的,上次的举报信里,就有人举报他为牟取个人经济利益,跟这个什么诚联信职介所合作撬厂里墙角。难道你们就不担心上次的事情再度重演吗?”
“老余,你这话说得有点过了!”
刘伟光再次站出来,替陆远打抱不平道,“上次的事,本就是个匿名举报信,坐不坐实另说,厂里不也没追究吗?你一个堂堂的搞纪检工作的厂纪委书记,居然把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拿到会上来说,你好意思吗?什么叫前科?厂党委会都下了结论没有的事,你居然说这叫前科,怎么?你这纪委书记是要凌驾我们厂党委会之上了吗?”
“嘭!”
余和平面色骤变,拍案起身,怒斥道:“刘伟光,你别乱扣帽子,尽管是匿名举报信,但他和诚联信职介所关系不浅,这个不假吧?我有这个担心,拿到会上来说又有什么问题?”
“我不管你质疑什么,但我还是那句话,谁能提下岗职工解决就业问题,他就是厂里的功臣。那些藏头露尾子的匿名举报信,就是下三滥的本事。真有能耐,实名举报,当堂和他陆远对峙!”
刘伟光丝毫不惧余和平的发怒,“合着你不分管厂工会的事,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下岗职工如果真的出现大规模矛盾激化事件,或者下岗职工因为失业问题到市委市**去上访,我刘伟光第一时间把你余和平请出来协调!也让你尝尝坐火山口的滋味儿!”
“咳咳咳,刘主席,这匿名举报并不是藏头露尾的行为,而是为了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所以匿名举报也是允许的。”同样和余和平一样反对陆远方案的韩东升,笑着解释道。
“老刘,就事论事,余书记分管纪检工作,他从他的角度去担心和质疑,是没问题的。你反对归反对,不要有情绪嘛。”
坐在主席位上的向忠海对刘伟光摆摆手,然后又对余和平提醒道:“和平书记,上次陆远那个举报事件厂里既然已经下了结论,那就不要旧事重提了,这对年轻人的前途也不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